第四十三章 追逃(為盟主公子青衫加更)
奮斗這么多年,到底奮斗了個什么名堂?侄子繼豐戰(zhàn)死河陽,長子繼業(yè)病中驚懼而死,次子繼祚、幼子繼孫被俘,下落不明。
妻子儲氏、長媳解氏、侄媳蘇氏、女兒晚露聽說被——其實這都沒什么,關鍵是倆兒子是不是還活著?
每每想到此節(jié),張全義都憂不能寐。他又看了弟弟全恩一眼,他的家人大部在汴州,幾個兒女都還小,形同人質。
張全義可以不在乎妻女,但弟弟呢?戰(zhàn),戰(zhàn)不得,降,亦很難,只能等死乎?
威勝軍的動作很快。
隨著鼓聲一變,前陣加快了腳步,一邊走,一邊高聲喊殺,意圖讓忠武軍驚慌,令其忙中出錯,自行崩潰。
楊師厚的親兵來回策馬,大聲呵斥打罵,總算勉強壓下了軍士們的躁動,繼續(xù)有條不紊地撤退。
張全義突然又感到很羞愧。
楊師厚怎么能帶兵帶得這么好?六千余人撤退,忙而不亂,至少表面上看起來還算有秩序,豈非大將之才?可這樣的人才,不能為己所用,奈何!
唔,當年還在黃王手底下做事時,手下似乎也有將才,比如陜州人李唐賓,可惜也不能為自己所用。
刻臂為盟的兄弟李罕之,手下出了多少人才?符存審、王建及都在邵樹德手下,獨掌一軍,楊師厚在梁王手下,亦嶄露頭角,當年怎么沒提前拉過來呢?手下看起來最有能力的解賓,如今在夏賊那里當保義軍右?guī)R使,這也是個將才吧?
到頭來,自己還不如李罕之,唉!
此人雖然不善治政,但陳州項城農家出身的他,發(fā)掘出了幾個鄉(xiāng)黨,符存審是陳州宛丘人,王建及是許州長社人,楊師厚是隔壁潁州汝陰人。難道這么多大將都集中降生于這么一小塊地方?非也。
多半還是自己不善治軍,不善發(fā)掘、培養(yǎng)將才。
這世道!張全義有些灰心喪氣,還不如回濮州老家務農,或許能得一夕安寢。
“夏賊逐奔了!”張全恩突然說道。
張全義收拾心情,定睛望去,只見威勝軍前陣數(shù)百精兵加快了腳步,大聲呼喝。
忠武軍中一將亦怒吼一聲,帶著數(shù)百甲士殿后,長槍對外,看樣子竟是要拼死斷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