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回援
杜洪只有一個鄂州,岳州鄧氏兄弟根本不會聽他的,帶著萬把人出戰,被馮敬章一個沖鋒就打敗了。楊行密甚至起了攻取鄂州的心思,只不過暫時還沒付諸行動罷了。
“杜洪早年伶人出身,竊據鄂州,然岳、黃、蘄等州各有鎮將、刺史,不遵號令。他若不投靠邵賊,節度使的大位都坐不穩。”朱全忠道:“吳王可遣使招誘,杜洪非邵樹德死忠之輩。平日里需索無度,值此生死關頭,也未見邵賊遣一兵一卒來援,招之易也。”
“我主業已遣使招降。”周本笑道:“鄂州、安州一下,邵賊南線門戶洞開,以后便不能這么囂張了。”
朱全忠的臉上多了幾分笑容。
楊行密若想在東南立足,保半壁江山,那么襄陽、鄂州確實至關重要。他是有很強烈的進取沖動的,畢竟邵賊不干涉的機會很少。
就是不知道他這份熱忱能堅持到何時。安州不是什么大城,打了這么久了還沒打下,唉,也不知打的是什么名堂。若非舟師還有幾分水平,朱全忠也不看好楊行密能割據江淮。
周本說完后,停了一下,見朱全忠也沒什么話說,便硬著頭皮問道:“夏賊突襲汴州,不知梁王是何方略?”
他也是武人,仔細分析一下,就發現朱全忠現在很尷尬。
北上回援汴州,似乎沒太大用處。夏賊多為騎軍,來去如風,只要補給不斷,你根本逮不著他們。回去了又能如何?
但不回去吧,似乎也不好,主要問題是人心。汴州有事,你救都不去救的,那就別怪那些還在堅持或觀望的地方州縣投降了。
人心,就是這么一個奇妙的東西。人也很喜歡趨利避害,忠心固然是有的,但也不可能無限消磨。
“自然是北上回援汴州,這幾日一直在調動兵馬,收集糧草,打造船只。”朱全忠說道。
“不知何時動身?”周本說道:“吳王有命,我愿率舟師北上,支援梁王。”
“當初與吳王結親,看來是對了。”朱全忠臉上的笑容更多了,道:“今邵賊已成天下公敵,貴我兩家還需同心協力。不除此獠,天下武人都不得安生。”
周本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邵樹德做得太過分了,不給武人一點奔頭,管得死死的。大伙提頭賣命,不就是為了富貴傳付子孫么?結果你倒好,富貴或許是有的,但只能給邵樹德當狗才能得到,完全靠他施舍。手頭沒有兵、沒有權、沒有地盤,這富貴能長久么?
“邵賊多騎卒,梁王還需小心。潁州城內亦有賊人,或不會眼睜睜看著咱們撤走。”周本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