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議論
“王檀、朱友倫、華溫琪率軍入滑州,收復酸棗,又破鄭州陽武,滑東諸縣皆背朱珍而復歸全忠。”
“單州刺史怒斥朱珍,不納貢賦,珍引兵攻之。”
“朱瑾、朱威仍在圍攻濮州,死傷慘重。”
邵樹德將一摞摞軍報整理出來,交給二郎邵承節,讓他大聲讀出來。三郎勉仁、四郎觀誠懵懵懂懂地聽著,目光在父兄身上不停打轉。
“朱全忠實際掌控的,不過就汴、滑及半個宋州罷了。曹州在朱珍手里,單州多半要被朱珍料理干凈,徐、宿二州孤懸于外,張廷范堅持到現在沒背棄朱全忠,已經很夠意思了。”邵樹德點評道:“朱全忠,目前實控戶口不過百余萬罷了,不足為慮。”
“竟然還有百萬之眾?”三郎勉仁有些吃驚。
“月奴該好好讀書了。”邵承節轉頭看了下弟弟,道:“單一個宋州,承平時節便近百萬人口,這會雖然少了一些,但七十萬還是有的,這里沒太遭過兵災。”
邵勉仁唯唯諾諾,不敢反抗兄長的“虎威”。
邵承節偷笑了一下,很快就吃了一個爆栗。
“朱全忠,現在實力與朱瑾、朱威無異。可能要更差一些,二郎,你來說說全忠比朱瑾差在哪里。”邵樹德問道。
“回父親。”邵承節說道:“差在人心。”
“仔細說說。”
“全忠在許州大喪師徒,倉皇北奔,內部人心動蕩,惶惑不安。朱瑄、朱瑾當年連吃敗仗,也經歷過這個階段,但他們熬過去了。朱全忠如今必定在想著辦法穩定人心,翻盤取勝他早已不做此想,能維持目前的局面就不錯了。”
“接下來汴州會出什么問題?”
“全忠怕是無錢發賞賜。”邵承節說道:“七八萬兵馬,對他如今的地盤來說太多了。糧食是夠吃的,但錢帛不夠。或許可以照常發一段時間,但今年糊弄過去都很吃力,遑論明年?”
“你能想到這些,很不錯了。”邵樹德夸獎了一句,道:“曹州朱珍現在打的什么主意?”
“待價而沽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