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各方心思
易定也有兩三萬步騎,雖說一直比較聽話,是鐵桿盟友,但也不能讓他們太過寒心。???.
“大軍繼續往棣州進發。”李克用做出了決定,道:“我意已決,不用多言。打不打,怎么打,小打還是大打,到時再說。”
蓋寓不敢再說什么了。晉王心緒已亂,明顯抓瞎呢,不知道怎么辦才好。
事實上他也覺得這事很棘手,怎么弄都不太合適。如果非要拿個方略出來的話,他覺得不如答應了邵賊的條件,各自罷兵。反正這會也過不了黃河,拿個小小的棣州泄憤又有何用?
但事已至此,晉王已經做出了決定,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
馬珂之侄馬昕風塵仆仆地趕回了鎮州,將所見所聞具陳上報。王镕得知后,立刻召來親信將佐商議。
梁公儒,幕府主事,領冀州刺史。
張弘規,與王家有些親戚關系,其叔父張守宏曾娶節度使王元逵與壽安公主之長女為妻。
趙亮,追風都指揮使,王镕上任后提拔的親信。
其余還有將佐五六人,多為王氏親屬。
成德這個藩鎮,是典型的家鎮模式。各級將領、各州刺史,從歷史上來看,多為王氏宗親或親屬,至少一半以上人選如此。
表面上看來,這樣很容易惹怒武夫。但實際上王氏家族很注意分寸,該給的好處一點不少,武夫們被收買得結結實實,給得太多了,也就沒心思造反了。
王氏這種謹慎的家風,實源于王廷湊兵變。
昔年成德節度使田弘正將鎮內財富拿來賞賜他的家人、親信,頓時激起反對。比如田弘正的兄弟子侄在長安、洛陽高消費,每日花費二十萬錢,全靠田弘正接濟,成德軍士不滿,于是衙將王廷湊糾集武夫叛亂,殺田弘正——老實說,田弘正有些作死,挪用鎮內公款給親戚花天酒地,沒有節制,不被武夫們宰了就有鬼了。
從王廷湊以后,王元逵、王紹鼎、王紹懿、王景崇到王镕,一直很注意收買武夫。權力掌握在王家手中,錢財大家一起花,王家多拿一點,武夫們的賞賜也沒有太寒酸,于是一直相安無事。
王家也很注意編織關系網。鎮內勇士驍將,多施恩惠,或者直接聯姻,拉入高級軍將行列,成為統治階層的一員。久而久之,關系網愈發穩固,整個成德鎮鐵桶一般,幾乎成了獨立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