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雜兵與搶糧
安元信、李嗣弼、史敬镕等將跟在他身后,神情各異。
諸將之中,也就安元信資歷比較老。晉王早年就留意他,并給了不少機會。只可惜旋鴻池一戰,為夏人所敗,多蹉跎了幾年,運氣也不佳,漸漸掉隊了。
這次好不容易又得了機會,跟隨李承嗣出征,雖然他倆當年其實是同時起步的。
“都頭,夏兵多半還在河中府鎮壓叛兵。李殿成兵不少,急切間拿不下,被拖住了也是有可能的。”安元信沉吟了一下,說道。
“你也鎮守石州多年了,當知夏賊在河中兵馬不少,四五萬人總是有的。若征集鄉勇,再多幾萬人也不在話下。”李承嗣道:“即便澤潞牽制了一部分,能拿出來的兵仍然很多。這仗打得不對勁,我有些擔憂。吃罷午飯之后,你等各回部伍,收攏散兵,齊頭并進,小心為妙。”
“遵命。”安元信、李嗣弼、史敬镕三人齊聲應道。
他們三人各有三四千兵,目前正散落于各處劫掠糧草。李承嗣兵稍多,也不過五千人,這會已聚集至隰州左近。
但這里的地形非常討厭,與河對岸的鄜坊延丹一樣,千溝萬壑。若不是中間有條黃河阻隔的話,與橫山完全就是一個地形。
“慈隰山勢連綿,注意著點,別被人近至身前仍不知曉。”李承嗣又叮囑道。
其實從這個方向出兵,就他本人而言,是不太樂意的。主要原因就是山區,能展開大股兵力的地方不多,且地形又十分復雜,驛道之外,還有縱橫交錯的小道,兩側都是高高的土塬,站在上面可以俯瞰深谷中的道路——是的,這里其實就是黃土高原的一部分。
但晉王決意從此出兵,南下慈隰,直撲河中,與李殿成呼應。
他們這一萬余人,也只是第一波兵馬罷了,康君立自督主力出晉陽,這會已至嵐州,正在等待糧草器械補給,不日即可南下石州。
至于晉王本人干什么,自然有他的計較。
午后,安元信三人離開了隰州,李承嗣坐在州衙內,看著面前的地圖,凝眉沉思。
隰州并不富裕,大軍并沒有得到多少糧草。這會大掠鄉間,把能搶的都搶了,依然所得有限,不過堪堪夠三月所支罷了。
唉,糧草!李承嗣感覺有些頭痛。
打了這么多年仗,糧草補給始終是制約晉軍的一個痼疾。這倒不是因為窮,百姓再窮,還能窮軍隊?只要想轉運,后方總能給你送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