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牢籠
東都百姓,已不復為大唐所有,他們也不認大唐天子了。
其實想想也正常。黃巢、秦宗權之亂,鬧得最兇的就是河南西半個,戶口十不存一,現在的河南府、汝州、孟州、懷州、鄭州百姓,一大半不是當年的百姓了。
昔年朱全忠破秦宗權,宣武、宣義、陳許百姓給他立生祠,邵樹德重新恢復一片荒蕪的河南府的生機,當地百姓聽誰的,不言而喻。
大唐的統治根基,早就被掏空了,民心早已不在,如之奈何。
三月十六,邵樹德與禮部尚書裴禹昌、宰相裴樞、裴贄沿著谷水北岸,并轡而行。
聞喜裴氏是大族。
裴禹昌出身東眷房,裴樞出身南來吳房,裴贄出身中眷房,都是裴氏,相互間也有往來,但關系如何,就要看個人了。
“谷水是洛陽根本之一,經過數年整治,已不復為害。”邵樹德馬鞭遙指谷水兩岸郁郁蔥蔥的農田,說道。
“殿下,陂池、溝渠一修,百姓大得其利,人人安居樂業,稱頌不已。此等功績,老朽佩服之至。”裴禹昌在三人中年紀最大,官最小,說起話來也很肉麻。這話一出口,裴贄還沒什么,裴樞已皺起了眉頭。
“殿下,營造宮室,已是浩大工程,還要讓百姓開河挖渠,如此濫用民力,并非美事。”裴樞說道。
裴贄卻道:“不然,都是于民有利的好事,何憂耶?”
裴樞但搖頭不語。
裴禹昌看了裴樞一眼,心中不喜。
邵樹德面含笑意,三裴之間的破事他懶得管,他抽空找三裴說話,也不會為了調解他們之間的關系。
三裴之中,裴禹昌最得他看重,關系最親厚。裴樞、裴贄二人,關系就要遠很多了。而且看他們那模樣,還端著世家大族的架子,以后若重用他們,怕是還要蹬鼻子上臉。
“河南府,我經營時間雖然不長,但安置了諸多移民、軍士,可謂穩固。”邵樹德駐下了馬,說道:“今日帶你等出來,便是讓你們知道,洛陽到底是個什么地方。”
說罷,他把目光停在裴贄、裴樞二人身上。
什么地方?當然是重要巢穴了。裴贄最先反應過來,道:“窺一斑而知全貌,河南府百業興旺,民皆感恩,他日若有變故,則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