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封賞
“陛下……”趙光逢有些為難。
“說了不用避。”邵樹德又強調了一遍,道:“亦不許缺筆少畫寫。科考之時,若有人這么做,直接黜落。‘樹德,二字,可以堂堂正正寫出來。吾父吾祖名字,稍稍避一下,“清和“、“正元“二字,只要不是連續,都可以寫。我死之后,“清和“、“正元“也無需避諱。承我大統之子孫,同樣無需避諱。”
后世很多皇帝其實都不太關心自己名字是不是要避諱了。
即便需要避諱,但人家不小心寫了,也當沒看見,很無所謂的態度。
邵樹德也覺得沒必要,盡給人添麻煩,反正他不信巫蠱之類的東西。
“遵旨。”趙光逢應道。
“此事————”邵樹德沉吟了一下,道:“還需發份詔令,宣示天下。”
他不信巫術,不需要避諱,但保不齊下面人層層加碼,因此需要明確昭告天下。
另外,皇后的名字也無需避諱,一并宣示。
“臣遵旨。”趙光逢應道。
邵樹德看了他一眼,笑了。
其實從傳統上來說,政事堂的宰相是無需這么“聽話”的。很多時候,他們甚至可以直接將圣人的旨意頂回去,因為這是“亂命”。
天下事務,宰相自己辦就行了,無需圣人操心。
圣人有什么想法,想推行什么事情,可以在早朝后召宰相問對,大家商量商量。
但那是對太平盛世的君臣而言,在這會嘛……
邵樹德說只往政事堂塞三個人,但事實上現在七個全是他的人,都很聽話。
大夏朝如果能延續下去的話,這應該也是圣人與宰相的博弈之中,優勢最大的時候了。往后定然一代不如一代,圣人不得不想些小手段,或者干脆與宰相做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