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榷稅
土坯房則不夠結實,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會挑細沙篩選,然后夯土版筑,往往都是挖來的方方正正的大土塊,非常怕雨打風吹。時間久了,土坯上還滿是蟲眼,一些馬蜂把窩安在土坯內部,十分煩人。
把磚價打下來,把木料價格打下來,造福的是所有人。也許現在只能惠及部分有財力的百姓,但將來呢?說不定就能惠及更多人了。
「燒磚要有煤,西山那邊定然開有煤礦,誰家的?」張居翰問道。
「還是蕭家的。」元行欽說道:「以前是李存璋開的,后被朝廷沒收,轉租給了蕭氏。」「煤礦可掙錢了······」張居翰嘿嘿笑了兩聲。
沒點根底的,能開煤礦?他曾經作為中使去過河陽修武煤礦,里頭賺錢的門道太多了。洗完的煤直接賣。
記得最初在關北采煤定價的時候,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紅紗
因為過于輕薄,用料不足,故十分廉價,比絹便宜多了,半匹也就一百多錢的樣子。綾的價格比較貴,宮中用的可能質量、面料都比較好,但一丈三百錢了不得了。
半匹紅紗一丈綾,絕對不會超過五百錢,更大可能只有四百錢,卻買了一千斤的木炭,折合一斤半文錢,確實與強搶無異了。
但煤炭的產量、成本比起木炭來說,卻要便宜太多了。尤其是靈州那地方,羊蹄子刨草根的時候都弄出過煤,用「半匹紅紗一丈綾」來給一千斤煤炭定價,卻又有得賺,給幕府貢獻良多。
張居翰不知北平府煤價幾何,多半比靈州貴不少,想來是相當賺錢的。
另者,煤采出來后要洗,洗完后沉淀下來的煤粉可拿去做煤球或燒磚,甚至就連煤矸石破碎后,混以黃泥,都可以拿來燒,這同樣是一筆收入。
「朝廷要開始收榷煤錢了吧?」元行欽突然問道。
張居翰先是一愣,繼而輕輕點了點頭,道:「多半是了。」其實,大伙現在都摸清楚圣人的套路了。
一種事物新出來的時候,他不會收稅,甚至千方百計給予便利,呵護其成長,讓更多的人使用,最終達到離不開的程度。
因為任何一種新生事物剛出來時其地位并不穩固,了解的人也不多。這時候如果竭澤而漁,就可能令其天折,從此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