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難念的經
從地斤澤南下,于九月十五抵達夏州。然后經烏延城、木瓜嶺、寧朔縣、屏風谷、蘆子關、塞門鎮等地進入延州。
沿途走得很慢,偶爾會停留個幾日,調研橫山黨項的情況。
改土歸流的工作其實一直在進行著。手段比較柔和,總是尋找各種契機,潤物無聲般地吃下一塊又一塊土地和人口。鄉、里、村緩慢但堅定地設立著,掌握在州縣手里的人口越來越多,直接聽命于野利氏、沒藏氏的人口越來越少。
野利、沒藏二部也不是傻子,當然能意識到朝廷的動作。但他們也沒有反抗,或許是不敢,或許是沒必要。
這是一場君臣間無聲的較量。較量的結果很明顯,而邵樹德也慢慢看清楚了野利、沒藏二氏的真實想法——他們已經放棄了,愿意以部民換取自己一家一姓的富貴。
橫山百姓的農業水平也有了長足的進步。曾幾何時,畝收只有四五斗,與南方的蠻獠差不多了,實在不像話。經過多年的改進,如今已能做到八斗以上的畝收,部分良田可以一斛以上。
如此巨大的進展,都是在理蕃院及州縣官吏的幫助下達到的。橫山黨項的老百姓們也知道誰能給他們帶來好處,改土歸流的工作就愈發順利了。
九月底,邵樹德抵達了宜君縣,宿于縣北玉華寺。此時,他得到消息:大長和國主鄭仁旻遣使入朝,求娶大夏公主,兩國永為盟好。
“鄭仁旻這廝,當真毫無廉恥。”邵樹德將鴻臚寺轉呈的國書扔在地上,冷笑道:“朕丟不起這人,讓使者滾蛋。另,召李唐賓、朱叔宗來議事。”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