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分紅
當然也不是每年都分紅。
主要還是為了提振下大伙的士氣,讓他們見見回頭錢,有初步的信任。如此一來,后面各項決策也就好說話了。
「阿古只今年可得三百緡錢的分紅。」邵樹德坐在水汽氤氳的池邊,說道:「他是甲坊署監作吧?」
甲坊署每京都有一個,監作是最低級的官了,從九品下。
蕭阿古只在契丹的時候親自參與打鐵。來了大夏,看別人打鐵,日子過得很一般,比起蕭敵魯差遠了——蕭敵魯曾獻城、獻妹,讓邵樹德這些年的子孫有了一個很舒服的存放之處,功莫大焉,確實不是阿古只可比的。
「是。」月理朵游了過來,靠在他身邊,輕聲說道:「阿古只感陛下恩德,已經改名永忠,現在喚作蕭永忠。」
「他一月才領15緡錢,一年都掙不到三百緡,這分紅,對他而言是巨款了。」邵樹德將蕭重袞的頭按進水里,舒服地半躺在池壁上,道:「當年洛陽……洛陽南……市,渤海商社的股份竟然無人問津,想想就氣。現在再買,嘿,沒機會了。」
從九品下的官,在安史之亂后,財政狀況好的時候,一月可以領二十緡錢,財政狀況不好的時候,則是十二緡、十緡,甚至拖欠。
當然,這僅僅只是錢,實物福利沒算,事實上每月發的糧也不少,雜七雜八的加起來,一個月也能折合個三四緡錢的樣子,缺點就是太不穩定,全看衙門結余數量。
這是京官。
地方官還有地方官的活法,比如手力課錢、廚余錢等等。
這些嚴格來說,是「福利」、「獎金」,不是「工資」,是財政困難的朝廷在無法提升工資的情況下,盡可能給官員的補貼,作為他們收入的一部分。
阿古只就算把這些獎金都算上,一個月也不會超過二十緡錢的收入,比起分紅還是不如。
另外,做官會退休,
退休后就沒俸祿了,但分紅可以,這種記名股票甚至可以傳給子孫后代,只要渤海商社會存在著,還在持續分發紅利。
「陛下今日怎么突然問起渤海商社了?」月理朵小心翼翼地離開了邵樹德一丟丟距離,因為她害怕。
「還不是因為安南叛亂?」邵樹德冷哼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