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鐸鞘
“驃信,夏國邵氏宗親燕王坐鎮(zhèn)城內(nèi),鼓舞士氣,還帶了援兵,急切間難以攻克也是尋常。”楊干貞說道。
鄭仁旻下意識握了握手里的鐸鞘,長久沒有聲音。
清平官(布燮、宰相)段義宗抬頭看了看鄭仁旻,突然說道:“驃信,此番出兵,拓地已然不少,如果攻不下雅州,也沒必要硬來,或許……”
“段昶!”鄭仁旻仿佛突然被驚醒,立刻反駁了起來,他的語氣又急又快,道:“如果就此退兵,黎州可能守住?”
“難。”段義宗不太喜歡說假話,如實回答道。
“如果退到大渡河以南,一定能守住嶲州嗎?”鄭仁旻問道。
“或可試試。大渡河水勢湍急,只可以小船、皮筏濟渡,防守起來的話比較簡單。嶲州又地勢艱險,或許……”
“一定能守住嗎?”鄭仁旻追問道。
段義宗果然是老實人,只見他搖了搖頭,道:“不一定。”
鄭仁旻又看向麗水、銀生等節(jié)度使,問道:“出兵以來,你們擄掠到的人口、財貨,都足以彌補開銷嗎?都滿足了嗎?”
幾位外藩節(jié)帥面面相覷,皆不能對。
“元知道,國中很多人在等著看笑話呢。”鄭仁旻冷笑一聲,又道:“甚至就在這座城池之內(nèi),都有人心懷叵測。但諸位可別忘了,先帝在位期間,是如何對待有謀逆之心的人的?元登臨大寶數(shù)年,尚未行此激烈之事,莫不是都以為元好說話?”
“驃信息怒。”眾臣紛紛解勸。
你別說,鄭仁旻這番話還真有那么幾分作用。
今上不怎么樣,先帝鄭買嗣可是個狠人。鄭氏宗族數(shù)百人在各地為官,尤其是大理、鄯闡兩京重地,尤多鄭氏子弟,這都是鄭買嗣時代布的局。
大長和國與南詔一樣,只要京師大理和陪都鄯闡府不亂,外藩節(jié)度使、蠻部首領就很難有機會,除非他們聯(lián)合起來。
但那么零散的部落,聯(lián)合起來又談何容易?唯一的機會,只有實在民不聊生的時候,才會出現(xiàn)諸如前唐黃巢起義那種事情,才會有野心家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