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七分政治三分軍事
“不降就不降!”楊詔突然一臉狠色,冷笑道:“屆時匯合王師,滅了他們的部落,將地盤瓜分了,看他后悔不后悔。”
“各地節度使、都督呢?”他又問道。
“高源中去了鄯闡府,沒有更多的消息。”使者說道。
“什么?去了鄯闡府?”楊詔驚道。
“將軍不知?”使者也有些驚訝,解釋道:“鄭仁旻潰至佉龍驛,痛哭流涕。高源中自請去東京,整頓兵馬,夾擊夏人。鄭仁旻應下了,令其總領拓東節度使轄區軍民事務,并向通海都督府東爨各部征兵,以為東路軍。鄭氏自回大理,召集在京軍士、西洱河諸部兵馬,以為西路軍。”
楊詔隨軍日久,消息不是很靈通,確實不知道這些,初聽聞時還有些驚訝,仔細想了想后,突然間哈哈大笑。
使者不解,不過也沒敢問將軍為何發笑這句話。
“我笑那鄭仁旻少智,段義宗無謀。高源中若是忠臣良將,王師都過河十余日了,東京兵馬何在?”楊詔笑道:“哼,高氏之所以沒答應和我們一起干,多半是覺得條件不夠好,想單獨聯絡王師罷了。嘖嘖,東京握在手里,討價還價的余地就大很多了。”
“高氏想割據東京?不要西洱河的老家了?”使者恍然大悟。
“呸!想得美!”楊詔啐了一口,道:“我也想要東京,夏人能給么?大夏圣人若傳下旨意,只誅鄭氏一族,楊、趙、高、段、董等大族各有封賞,都不用打,這會大長和就已經亡國了。但可能么?”
使者皺眉苦思。
據他所知,夏朝已經分封近百個世襲土官了。什么寶露州刺史、地斤澤巡檢使是職級比較高的,州以下,還有一大堆部落使,總數可能一百都打不住,奔兩百去了,為何不能給高氏、段氏、楊氏之類的云南地頭蛇封地?
“你不懂!”楊詔似乎想明白了一些事情,心情有所好轉,笑道:“據我觀察,西京大理、東京鄯闡以及弄棟鎮,夏人是要拿在手里的。這本就是南詔以來最精華的地方,宜牧宜耕,氣候宜人,即便北人來了也能適應。北人無法適應的地方,才會封出去。我楊氏此番立下大功,兩京是別想了,但永昌鎮還是可以考慮的。若得此地,西洱河的地盤給朝廷也無所謂,我自去永昌城享福。”
使者先是恍然,又默然。
永昌那地方,似乎除了更潮濕一些之外,也不比大理差到哪去啊,夏人舍得給出去?不過看楊詔那樂呵的樣子,他也不想多說,免得觸霉頭。
“還有什么消息?”楊詔又問道。
“劍川鎮趙帥遣使入京,言北略死傷甚眾,鎮內無兵可用,故死守待援。永昌鎮已經出兵,但十天才走了百余里。銀生、麗水二鎮消息不通,聽聞要保境安民。”使者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