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大殿
《布格拉汗傳》記載:“異教徒脅迫喀什噶爾綠教徒改宗原教,強迫他們食用狗肉、驢肉、豬肉,以及違反教法,行不義之事竟習以為常,人們又變成異教徒。”
布格拉汗從中亞調兵回南疆后,圍困喀什噶爾五個月。于闐守軍饑寒交迫,被迫出城迎戰,由曲克提熱西提統領,雙方大戰三次。
“戰斗激烈殘酷,雙方傷亡頗大……第三次交戰,異教徒大敗,落荒而逃……”
喀什噶爾全城老小又一次改宗綠教。
這次圍城戰,喀喇汗王朝擊敗了于闐軍隊,收復舊都,并擊敗了高昌回鶻的志愿軍——高昌回鶻雖未直接參戰,但有不少佛教徒志愿南下,參加圣戰。
宗教戰爭持續幾個世紀之久,是非常殘酷的。當地百姓沒有自由選擇信仰的權力,一切都由屠刀說話。
以喀什噶爾為例,原信仰佛教,后改宗綠教,于闐打過來后,改宗佛教,于闐敗退后,又改回綠教……
這種戰爭,沒有仁慈,只有血腥。最終喀喇汗靠著體量,用長達四十年的消耗戰擊敗了于闐。
邵樹德覺得,綠教在西邊的崛起,對他統治西域不一定是壞事。
凡事要辯證地看。
當于闐、高昌兩地的佛教徒、摩尼教徒面臨綠教徒的屠刀威脅時,他們會無比依賴中原王朝的支持。
歷史上于闐就多次派人至北宋求援,但宋朝愛莫能助,無法提供任何支持,也沒有興趣提供支持。
如今則不一樣……
或許可以利用這一點,做些文章。即當地的羈縻政權在一線抵抗,朝廷在后方提供援助,物資、軍隊、移民等等都可以。這樣消耗最小,且能一步步加強朝廷在當地的存在感,進而完全吃下去。
******
二十三日,邵樹德率眾進城,并在宮內大宴群臣,慶祝勝利。
除出征時隨駕而來的官員外,邵樹德手下的新臣子又多了不少,計有梅錄阿啜、林牙火山奴、達干阿里骨等七八名中樞官員,地方部落夷離堇的數量已增加到十五個,如阿布思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