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第三發
拔塞干有些吃驚,問道:“公駝王不是說聽聞喀喇沙被于闐兵奪取之后,才下令撤退的?”
“他說得好聽罷了。”咄祿冷笑一聲,道:“就他那德行,能指揮幾個部落?若非損失不輕,正搶得上頭的各部會痛痛快快走嗎?”
“也是。”拔塞干點了點頭,道:“不過你也別憂心。這一次,名義上歸公駝王指揮,但也有無上可汗的使者、大將甚至軍隊參與,咱們跟著這些人打就行了。公駝王的命令,聽聽就好,有用就執行,沒用的話,就當是放屁。”
咄祿笑了。隨后又眉頭一皺,問道:“草原上的狼群捕獵,還得聽頭狼的呢,若各自為戰,恐怕沒有好下場。”
拔塞干也皺起了眉頭。
隨著無上可汗攻破喀喇沙,熱海突厥越來越傾向于跟他干。
草原人都很現實,誰強就聽誰的。公駝王頹勢盡顯,追隨他的人自然就少了。
無上可汗風光無限,匯聚到他帳下的人就越來越多。
事實上拔塞干班師回熱海后,就隱隱發現了這個苗頭。在咄祿之前,已經有好幾個氏族頭人、部落首領(多個氏族聯合在一起,便組成一個部落)過來打探消息,這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
拔塞干估摸著,這次他們可以出動三四萬騎兵,甚至努力一下,五萬騎也不是不可能。
公駝王能拉出來多少人?
回鶻本部最多兩萬騎,外加三姓葛邏祿、零散突厥、少部分烏古斯以及樣磨、沙陀、粟特等小部落,他能出動五萬騎就燒高香了——大概率拉不出這么多人,因為他的號召力每一年都在降低,愿意追隨他的人越來越少。
“你說得有道理。”拔塞干站起身,雙手不斷摩挲著,默默思考著。
片刻之后,他轉過頭看向咄祿,問道:“如果請無上可汗派一位王子統領大軍,你愿意聽令么?”
“這個王子——他行不行?”咄祿問道。
“之前打過葛邏祿,追擊到伊麗河谷,你的姻親就在那邊放牧,你說呢?”拔塞干問道。
“原來是他啊!”咄祿一下子想起來了,說道:“無上可汗橫掃中原、草原,又定高昌、喀喇沙,他的種是當世最尊貴的血脈,小王子應當不凡,我姑且聽他一回。”
伊麗河在后世叫伊犁河,水草豐美,宜牧宜耕。突厥、葛邏祿零散分布在那片區域,以放牧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