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風暴
第三批比他們晚不了多久,且從長安出發,估計也是三四月間抵達。
整整六千兵、五千余戶人,沿途遞頓倒沒什么,開支得起,但抵達疏勒后吃什么,則是一個巨大的難題——當然,現在解決了。
這就是零元購的神奇之處。
在邵樹德原本的計劃中,今年撐死了第一批鎮兵三千人出發,明年上半年抵達,糧食還不一定夠。六月份的時候,他還在仔細盤算明年疏勒能有多少余糧,實在不夠的話,厚著臉皮讓李圣天贊助一把。
但在出征拔汗那后,他的胃口一下子大了起來。
六千鎮兵及其家人悉數出發。
這還不算,又招了五百名優秀的少年子弟。
最近更是在考慮,要不要進一步擴大疏勒鎮兵的規模。畢竟與前唐那會不太一樣了,疏勒在大夏版安西四鎮中的地位直線上升,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將成為駐軍規模最大的一處。
隨駕出征的官員們也“豪氣”了,紛紛建議將疏勒鎮軍擴至一萬:步兵六千、馬兵四千。
他們考慮得比較多,不僅僅是軍事層面,還有事關長治久安的人口結構。
在奪取疏勒后,曾經有過一次人口統計,大概編得五六萬人的樣子,以樣磨人為主,其他各族如回鶻、突厥也有,但加起來都沒樣磨人多。
樣磨是什么人?高鼻深目,多須髯,長得就和你不一樣。
疏勒那么多部族,嚴格說起來也就回鶻人與漢人長相比較近,但回鶻人的數量也少,占主流的還是高鼻深目的群體。
所有,如果有一萬中原鎮兵、數萬家屬搬遷至此定居的話,是可以極大改變疏勒的人口結構的,這是一樁不太好宣之于口,但每個人又心知肚明的事情。
這件事基本沒有任何阻力,就這么定下了。
******
疏勒城外的某處鐵匠鋪內,朱十一看著剛剛打制好的農具,十分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