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余波
來了這么一批人,遼東道的府兵部曲基本算是齊了。
從唐末到同光五年,二三十年的時光,不斷安置雜牌,至此基本算是把歷史欠賬給補上了——今年,奉國軍最后五千人中,抽調三千人補入禁軍各部,余下兩千人至穆州為府兵。
算上安東府,整整七萬七千府兵,二十萬戶部曲。遼東是畸形的,毫無疑問,仿佛一個大型奴隸制社會。
這個社會中有一小部分人上人、一半正常人、接近一半的事實上的奴隸,外加一部分野人,民族混雜,野蠻兇悍,起碼還需要幾十年的穩(wěn)定時光,才能徹底交融消化,成為穩(wěn)固的地盤。
值得慶幸的是,大夏王朝如旭日初升,有這個時間來積淀。
******
九月初五,邵樹德親自召開南北衙及東宮屬官,在觀風殿內討論由趙光逢、蕭蘧二人整理提出的財稅改革草案。
太子本人也到場了。
出外巡視這么久,他對民間疾苦的認識更加深刻,對底層官場的實際情況更加清楚。邵樹德曾與他長談過,發(fā)現(xiàn)兒子的施政理念也在隨之改變,心中非常滿意,看樣子多出去走走看看還是有必要的。
而在討論財稅改革草案之前,正好借著北邊草原的消息,邵樹德看向楊爚,問道:“楊卿,你遞上來的有關草原諸部賦役的奏疏,朕一直留中未發(fā),思來想去這么些時日,覺得還是要慎重施行。”
“陛下有何吩咐?”楊爚問道。
“此番有數(shù)個部落響應阿保機,為何?”邵樹德反問道。
“草原部落不服管教,縱然一時懾于天威,時間長了,還是會有反復。”楊爚答道。
邵樹德點了點頭,又問道:“這樣的部落多嗎?”
“不多。”
其實形勢明擺著的。大部分部落并不是被打服的,而是隨大流,來到黑城子參加國人會議,推選邵樹德為無上可汗。
但人一上百,形形色色,總有人不服氣,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勾連外敵,遽起發(fā)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