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揚子宮之三
農具就有點麻煩了。
雖說前往西域的工匠很多,安西道的冶鐵業發展迅速,但三萬件本身還是很多的,并不容易籌措。
安西道巡撫使趙匡璘上奏,請分兩年撥付,邵樹德同意了。
看到最后,邵樹德也加了一條批注,令西域商社多多采買趙國手頭多余的奴隸,可以糧食或其他物資支付。
大夏與波斯的戰爭確實結束了。但邊境摩擦不斷,主要集中在北線,即八剌沙袞、熱海突厥兩個方向。
公駝王與波斯人互相劫掠,從未停息。到最后,熱海突厥和趙國也被卷了進去,各方出動的兵馬都不多,基本都是千余騎的樣子,最多時也不過兩三千騎。
打仗是不像打仗的,更類似前唐京西北諸鎮與吐蕃長慶會盟之后,雙方邊將私下里玩的那種“捉生口”的游戲,即深入對方內部劫掠人口、財物。
在這件事上,公駝王吃虧、熱海突厥吃虧、波斯人也吃虧,位于最后方的趙國倒是蠻賺,手頭積攢了不少奴隸。
奴隸可以自用,也可以賣掉換錢。就趙國那個情況,賣掉換取各類物資是最劃算的,至少現階段而言,確實如此。
邵樹德寫的這條批注,其實也是在幫大郎,加速伊麗河谷的發展。
第二份是滇王邵明義發來的。
他在轄區內慢慢改土歸流,又新置三四個縣,直轄地盤進一步擴大。
六郎其實也是來要人的,不過他要的更加高級,主要是工匠、經學生之類。甚至就連科舉失敗的數學、營建、法律人才都要,胃口非常大。
宰相和太子都同意了,正在制定一個方案,鼓勵此類人才前往滇國——只能鼓勵了,畢竟這事不好強迫。
吏部也選拔了二十余名經驗豐富的官吏南下,不擔任主官,主要目的是幫助滇國建立更完善的管理體系,為期三年。
六郎提到了另外一件事情。
他通過軍事征服、政治聯姻、分化拉攏等手段,控制了諸多部落。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他打算重新恢復年久失修的昆州—交州驛道體系——大部分路段在滇國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