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送信
軍隊不是問題,陳慶的問題是在地方官任命上,他回西北一年了,居然到現在沒有一份地方官的任命備案書送到吏部,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呂頤浩著實擔心官家會派一個監軍過去,那時,陳慶很多權力都要被限制住了。
他畢竟是自己的孫女婿啊!自己不幫他誰幫他?
呂頤浩沉思良久,這件事他還得找張浚幫忙,張浚如果支持,樞密事徐先圖再給自己一個人情,那么派監軍的議案首先在知政堂就通不過,再想辦法說服天子,秦檜就算是右相也沒有辦法。
想到這,呂頤浩立刻吩咐道:“準備馬車,我要去張相公府上!”
..........
次日一早,陳慶的奏折就被樞密院轉到了天子的御案上,陳慶是節度使,他可以直接上奏天子,也可以通過知政堂討論后,再提交給天子,畢竟陳慶也主管熙河路政務,既然主管政務,就逃不過知政堂的干涉。
不過有呂頤浩的運作,樞密院便直接把奏折轉給了天子。
不出呂頤浩的所料,上午時分,官家趙構就召他去紫微偏殿覲見。
呂頤浩匆匆趕到紫微偏殿,發現幾名相公都到了,他給天子趙構行一禮,在旁邊自己的位子上坐下,很快,吏部、兵部和戶部的主要官員都到了,這是一次小規模的朝廷議事啊!
趙構拿起陳慶的奏折問呂頤浩道:“陳慶的奏折可是呂相公轉給樞密院?”
按照正常的流程,各州地方官府在臨安都應該有一座進奏院,相當于駐京辦,各地方奏折都是先送到本州進奏院,然后由進奏院送到各相關部門,這原本是唐制,宋朝也繼承了。
但熙和路在京城沒有設進奏院,陳慶的奏折只好交給相公呂頤浩,于公于私都沒有問題。
呂頤浩不慌不忙道;“熙河路在臨安沒有進奏院,昨天又正好是朝廷旬休,送信士兵只好先送到微臣府上。”
趙構指責呂頤浩的意思,他只是想把熙河路盡快納入正軌。
“那我們要解決第一個問題,熙河路必須設立進奏院,各位愛卿覺得是單獨設立,還是并入川陜宣撫司在臨安的進奏院?”
朱勝非起身道:“啟稟陛下,微臣認為并入川陜宣撫司比較合適,畢竟熙河路最初也是屬于川陜宣撫司管轄。”
這是在陳慶上眼藥呢!給陳慶找個上司,以后任命官員就必須由川陜宣撫司來決定了。
張浚冷笑一聲道:“朱相公是在信口開河呢!很忙時候川陜宣撫司能管熙河路的事情?我出任川陜宣撫使的時候,可管不了熙河路,難道到了朱相公的時候,川陜宣撫司就擴權了?”
秦檜起身向趙構拱手道:“陛下,朱相公的建議并非沒有道理,川陜宣撫司之所以管不了熙河路不是因為沒有職權,而是熙河路不在宋軍手上,一旦熙河路被宋軍攻占,自然就歸川陜宣撫司管轄了,微臣沒記錯的話,陜西六路可是包括了熙河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