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交易
晁清的話倒提醒了種桓,如果陳慶要幫林建青考上,直接拿一篇高水平的策論讓林建青背熟就是了,沒必要搞得這么復雜,而且堂堂的宣撫使,怎么也不會用英雄救美這種低端的把戲,會讓知情人笑話的。
種桓忽然醒悟,這一切不過是自己的猜測,自己并沒有任何證據,難道那個瘦高個并不是陳慶派來的,和陳慶無關,那他會是誰?
種桓心中隱隱感覺這件事不對勁,這里面似乎藏著一個大陰謀,有人在利用林建青。
..........
次日的科舉考試照常進行,今天是科舉的大頭,要考一天,考場中午會提供一頓簡餐。
谷奝
對策一向是科舉的重頭,科舉中的殿試考的就是對策,比較務實,往往和時局相聯系,這就要求士子們在夯實基本功的同時,必須開闊眼界,著眼于實際。
當第二通鼓敲響,士兵舉著題板進來,士子紛紛緊張關注,題目是‘經略漢中之我見’。
這個題目讓人有點抓狂,說它難,它并不難,每個人都知道漢中,這次巴蜀士子北上參加科舉,都經過了漢中,每個士子都能說上幾句,加上宋金大戰川陜,基本上都是爭奪漢中。
基本上每個士子都能寫出一篇對策,但要把漢中寫深寫透,那就太難了。
這個題目卻讓晁清暗暗歡喜,他父親和成都知府李迥曾經多次在一起討論漢中,他們討論時,晁清就在身邊,他對兩個長輩討論的話題記憶猶新。
晁清迅速在稿紙上寫下了自己的觀點,漢中既是四川的戰略屏障,同時也是陜西的戰略縱深,它是川陜之間的戰略通道。
經略漢中就需要圍繞這個三個方面來寫,然后又分成四個點,地形、人口、糧食、道路,然后用一條主線把這三面、四點穿起來,這條主線就是經略川陜,一時間,晁清知覺思如泉涌。
........
夷陵縣,一隊大船停泊在夷陵縣碼頭上,在長江對岸也停泊著近百艘大船。
劉光世站在一艘大船船頭,目光期待注視著夷陵縣下的船隊,那是陳慶私下賣給他的兩萬桶火油,當然,是以黑市大商人李龍武的名義。
用什么名義劉光世不關心,他只關心火油是否貨真價實,他以每桶二十貫錢的高價求購,陳慶又在每桶上加了十匹絹,他都忍痛答應了,他對猛火油是如此渴望,有了猛火油,他就能對付朝廷的戰船,就能守住江陵城,哪怕對方用十萬大軍攻城,他也絲毫不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