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二章 反間
秦檜想了想道:“不排除這個可能性,但更有可能是李綱的門生得知他復出,向報館投詩慶賀,用的詞氣氛也沒問題,但他們應該用荊襄詞,而不該用南陽的詞。”
王氏遲疑一下,“如果徐先圖解釋,南陽在漢朝屬于荊州怎么辦?不是一樣說得通,滅了陳慶這個反叛,大宋中興。”
秦檜負手走了幾步,他不得不承認妻子說得有幾分道理,這首《水龍吟.光武戰昆陽》有點模棱兩可,既可以說是陳慶的中原之戰,也可以說是李綱的光復荊湖南路,要想把李綱的罪名坐實,還得找旁證。
秦檜冷冷道:“我再安排人找一找他寫的東西,我就不信找不到把柄!”
........
秦檜的幾個幕僚很得力,不到一個時辰便給秦檜找到了關鍵的旁證,李綱在去年曾經寫了一首詞,《水龍吟?太宗臨渭上》,這首詞是去年十月左右寫的,正好是陳慶大軍攻打大同府的關頭,這首詞就算不是暗指陳慶,但也有很大嫌疑。
這一次秦檜沒有專門給天子趙構解釋什么,他就把《京報》和找到的這首詞放在匣子呈給天子。
當天晚上,大內傳出旨意,任命李綱為知漳州事,命其即刻赴任。
徐先圖著實驚愕,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次日一早詢問天子,趙構也沒有說原因,只是說李綱年事已高,不適合再領兵出征,需另考慮合適人選。
這個結果令徐先圖郁悶不已,本來李綱在洞庭湖區屯田五年,民望很高,任命他為宣撫使,最合適和陳慶爭奪民心,沒想到天子居然否決了。
徐先圖心中著實不甘心,他還想再爭取。
“陛下,我們和陳慶爭奪荊湖南路,除非雙方完全敵對,否則也不會輕易訴諸武力,歸根到底是民心之爭,順乎正統,民心歸附,陳慶就沒辦法跟我們爭奪,這就是微臣推薦李綱的緣故,李綱在洞庭湖地區做屯田大使五年,深得民心,他是最合適不過。”
趙構負手望著窗外,冷冷道:“當初你也向朕推薦折彥質,你說他忠于家國,絕不會背叛,結果呢?”新筆趣閣
“陛下,李綱和折彥質......”
趙構一擺手,打斷了他的話,“不用再勸朕,朕已決定任命左相國朱勝非出任荊湖兩路宣撫使,坐鎮鄂州,指揮荊襄的軍隊,替朕奪回荊湖南路。”
“朱勝非?”
徐先圖愕然,不等他再開口,天子趙構已經轉身走了,“擺駕回宮!”
宦官侍衛們簇擁著趙構坐上龍輦回宮了,徐先圖站在御書房門口,長長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