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鳴冤
“正是富記柜坊,如果錢多我們都走它的柜票,很方便!”
陳慶點點頭,“我讓手下和你去辦,貨物就放在客棧內,你隨時可以來拿!”
“能否讓我全部驗一下貨,你的手下在旁邊看著。”
陳慶理解他的謹慎,便欣然點點頭,“你盡管驗貨!”
陳慶吩咐兩名手下幾句,他便上街閑逛了,他當然不是閑逛,而是通過大街上的行人和店鋪來了解縣城內的情況。
比如從衣著,從膚色,從精神面貌等等,然后再從店鋪的情況也能一葉知秋。
尉遲縣的南北大街叫做杜康大街,和酒有關系,一路上果然都是酒鋪,每隔幾步就會有一家鋪子,大街上充滿了酒糟氣息。
行人很多,大多穿得比較舊,以灰黑色為主調,都是細麻布衫,但也有穿粗麻的衣服,以老人為主。
這時,陳慶看到了一家熟悉的店鋪,紅色屋頂、白色木墻的平倉店,旁邊插著一根旗桿,挑著的幡子就寫著‘平倉店’三個大字。
店鋪前排滿了人,排了三隊,每隊都有上百人,平倉店供應粗糧和粗布,粗鹽已經取消了,平倉店供應粗鹽,嚴重影響到了鹽稅。
平倉店并不是由縣里開辦,而是由張曉的安撫使司直接開辦,繞過了各州縣官府,價格便宜,每斗帶殼麥子只要二十文,粗布三十文一匹,基本上不賺錢,但它卻保障了最底層百姓的吃飯穿衣。
這也是陳慶的本意,每個五十歲以上的孤寡老人,還有十四歲以下孤兒,每個月可以拿到一百文錢的補助,夠他們吃飯了。
為什么要五十歲以上,實在是普通百姓的壽命比較短,大部分都只能活到五十余歲,實際支出并不多,五十歲以上的孤寡老人每個縣也只有二三十人,這筆支出更多是一種象征意義。
“當!當!”
幾聲鑼響,前面來了一頂官轎,十幾名衙役舉著牌子走在前面,回避、肅靜,這是應該知縣的官轎。
就在這時,一個披麻戴孝的年輕婦人帶著兩個同樣帶孝的孩子跪在轎子前,年輕婦人將狀紙舉在頭頂上大喊,“民婦有冤,懇請縣君大人為民婦伸冤!”
陳慶沒想到自己居然會遇到這種狗血之事,他在路邊停住腳步,看看這位唐知縣怎么處置?
====
【家里有點事,今天兩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