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如此初見
“詩詞之道豈能隨意?”懂書蘭似乎忘記了此行的目的,也忘記了面前這個少年兩個月前的孟浪,與傅小官較起真來。
傅小官苦笑,摸了摸鼻子,“好吧,那就叫望江南,江南月……第一句改為江南月,清夜滿西樓。”
“如此……甚好!”
“這首南歌子,可惜此刻才見,如若放在昨晚臨江詩會,傅公子之名當……傳遍臨江了。”
“啊,昨夜有感偶得,董小姐謬贊,我也汗顏,來來來,請喝茶。”
傅大官聽的一愣一楞的,但他明白了一點,兒子的這兩首詞極有水準。他的心花兒怒放,對身后的管家張策吩咐道:“如此興事,當浮一大白,去取西山瓊漿,請貴客品嘗。”
董書蘭不知道什么西山瓊漿,她的心思還在這兩首詞上,因為這兩首詞實在太好。
“請傅公子解惑,游人都上十三樓,十三樓指的是什么?”
傅小官心里叫苦不迭,果然裝逼被雷劈。
他又摸了摸鼻子,“我喜歡十三……此為虛數,你也可以理解為站得高看得遠。”
董書蘭秀眉一凝,若有所思。
十三樓……是真的很高啊,試想自己若站在十三樓,放眼望去,世間風景盡收眼底,這體現了詞人寬廣的胸懷與立于天地間的寫意。
試想,如果改成游人都上三樓,這氣勢頓然全無。
好一個十三樓,妙極!
事實上,十三樓原本是前世宋代杭州的一處名勝,可傅小官并不知道這個世界有沒有這么一處地方,所以……他是瞎掰的,于是,董書蘭成功的腦補了那一番景象,并將此升華,導致了她對傅小官的徹底改觀。
董書蘭以為,詩人皆以詩詞抒發胸中之意,傅小官當然不會例外。
昨日端午,傅小官立于樓間,有感而發作出了這兩首詞,南歌子游賞一詞借端午游歷,以寫意的筆法描繪出文人雅士聽歌飲酒之豪邁,令人讀之欲然飄仙。而詩人于念想中登十三樓而賞天下,這是大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