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三章 大朝會 下
可他不敢這樣說出來啊,他只有上前一步,躬身回道:“臣,燕北溪領旨!”
“嗯,現在說說第二件事。”
傅小官沒有再聽皇帝下面說的事,他在想如何才能在這樣一個行將就木的國家,將經濟給搞上來,從而實現那個理想。
增加賦稅這當然是絕不可取的,而今虞朝的賦稅已經很重,若是再加賦稅,只怕會讓這虞朝出現更大的問題。
想來想去,依然只能從商貿著手。
而今四國之間的商貿并不繁榮,與四國之外的諸多小國更是少有接觸,這便是閉關鎖國,對于一個國家經濟的發展可是極為不利。
要想將商貿發展起來,就要促成民間經濟的繁榮,只有民間經濟繁榮之后,才能夠生產出充足的商品用以商貿。
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而今這時代依然是以農耕為主,生產力極為低下,這便限制了許多勞動力。就像在西山一樣,如果不是那幾萬難民,西山是沒可能發展得這么快的。
那么解放生產力就是首要的問題。
傅一代才出來,今年如果順利才是傅二代,要提高稻谷產量至少得再等三年,因為谷種需要培育,而西山就算是成功培育出了谷種也遠遠不夠虞朝播種。
農耕器械的生產制造西山已經在開始進行,這能夠解放出部分的生產力,而要推行到整個虞朝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一來是接受的問題,二來,主要還是銀子的問題。
傅小官可沒打算平白無故的將那些器械送出去,那么那些貧窮地方的農人顯然買不起。
這就要那些農人能夠賺到一筆銀子,這又涉及到地方官員的能力,若是他們能夠解放思想,招商引資,商人們是愿意去投資建作坊的。
可這又涉及到商人的地位問題,若是他們的權益無法得到保障,這招商引資顯然又是空談。
想來想去,這破事還真是個系統工程,無論是朝廷支持的力度,還是地方官員的能力,或者是商人的信心等等,諸多環節缺一不可。
難啊!
傅小官一聲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