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八章 靈魂深處的沖突
陶然亭里的暖爐已經重新換過,火苗在晚風中搖曳,映紅了傅小官的臉,也映紅了董書蘭的臉。
傅小官任然在奮筆疾書,董書蘭依然在認真的看著。
蘇蘇拿著根冰糖葫蘆兒蕩著秋千,心想那文章有什么好看的呢?
剛才她也湊過去看了看,除了覺得那字實在難看之外,便再沒別的感覺,很是枯燥,不如詩文。
蘇玨拿著傅小官寫好的幾頁紙在陶然亭中一邊看一邊走,然后覺得寫得好像有點道理,然后又覺得好像哪里不對。
思來想去,他豁然開朗,這通篇文章讀下來就是鼓勵人們逐利!
這不對啊,如果人人都去追求財富,豈不是亂了套?
這是和圣學作對啊!
圣學所鼓勵的讓人向善,明仁義禮智信,主張的是以文治天下。可傅小官這篇文章的意思卻是以經濟為中心,釋放人逐利的欲望。
蘇玨倒吸了一口涼氣,這文章若是放出去……只怕這小子會被天下文人給噴死!
因為在天下文人看來,讀書,永遠是這個社會最高層級的存在。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可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圣人之言。
若是讓商人翻了身,這豈不是打天下讀書人的臉?
當然,他也看出了這篇文章的價值所在,對其中的分工頗為贊同,這就像練劍一樣,只有將每一劍都了然于胸,才能夠流暢的施展出一整套的劍法。
如果他能夠將其中那些有悖于圣學的言論刪掉就好了。
這是蘇玨的看法。
董書蘭作為一個商人,卻認為這文章極好。
而今商人的地位極其低下,除非是有上京六大門閥這種深厚的背景,否則那些小商人們是絕對不敢大張旗鼓的擴大規模,甚至不敢越界做生意。
無它,若是官府從中作梗,那必然是巨虧,甚至死無葬身之地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