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問策 上
“依然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在平陵設置了許多作坊,需要用到人工四萬人。而今整個平陵大致有勞動力八萬,但我們不能讓這八萬人全部進入作坊做工,因為田地還得要耕種?!?br/>
“那么正好,我從平陵招募四萬農人,剩余四萬從事農業生產,剛剛好??扇羰窃儆縼碓S多的商人,開設了更多的作坊,導致用工人數大增加……這必然出現田地荒蕪——人們都想去作坊掙現錢,誰還會有心思去侍候莊稼?”
“當各地都這樣展開之后,只需要過三五年時間,我們就會發現許多地方的農村會漸漸凋敝,時間越久,甚至許多的村莊就會消失。”
“這些去了作坊做工的農人確實掙到了眼前的銀子,他們的生活水平確實得到了提高,但是……當有一天商業不景氣,他們想要再回農村,就會發現已經無家可歸?!?br/>
“視線再放長遠一點,就算商業一直興旺,他們的后代也走上了這一條路,本縣的作坊人滿,他們會去外縣,背井離鄉若干年,村莊消失無數處,糧食價格生活必需品的價格必然上漲,而這些農二代們,卻再也無法回到農村了——他們連種田的基本技能都不具備,他們已經習慣了掙快錢的節奏,沒有人再愿意回去侍候那貧瘠的土地?!?br/>
“另外還有就是無序的投資,只會導致產品的雷同,你我都織布做衣裳……最后滿市場的衣裳賣給誰去?”
“所以,朝廷而今要做的不是新增加多少試點,而是將所有能夠預計到的商業弊端規避,這就需要提前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