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一碗粥
里面有聲音響起,應該是他招呼他的妻子,片刻有女人的驚呼聲,想來是他妻子看見那么多的米極為震撼。
燕熙文深吸了一口氣,對張齊山說道:“皇上曾經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我曾經不懂得這句話的意思,覺得國家既然興旺了,百姓怎么會苦呢?”
“可現在我明白了。
”
“王朝之興,通常會大興土木,就會勞民傷財。
當皇上顯然知道這一點,他雖然也建造了一個長安城,但這樣的大興土木是建立在大夏繁華的商業基礎之上的。
”
“所以興百姓苦并不一定是因為大興土木,而更多的恐怕是因為在這興盛之下的監督難以到位,這便是腐敗之溫床!”
“那些貪官污吏為了自己的享樂將手伸到了老百姓的頭上,他們分潤不到國家興旺的紅利,反而成了被盤剝的對象……越是偏遠的地方越是如此,越是窮困的地方就越發嚴重!”
“那如何杜絕這一情況呢?”張齊山好奇的問了一句。
“陛下曾經還說最好的監督是老百姓自發的監督,所以他在憲法里賦予了老百姓這一權力。
在大夏富庶地方的老百姓是知道這個權力的,因為他們能夠得到資訊,也有識文斷字的能力。
”
“但像這下山村這樣的地方……老百姓大字不識一斗,再加上官府刻意不去宣傳,他們哪里知道什么是憲法?哪里知道自己的手里還有這樣大的權力?”
“所以陛下才說百年大計教育為先,這便是為大夏的百姓開智,就是去除他們頭上的樊籠。
陛下的本意肯定是極好的,奈何執行到這樣的地方,就徹底變了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