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提案
“通過·······”
“通過·······”
“通過······”
一條條幾乎貼著新商鞅五術的條例建議,在眾人的一聲聲當中通過,而這些通過,真真正正的決定了今后聯邦各項政策的發展基調。
一番決議結束后,司司清了清嗓子說道,“最后兩個事情,一個是說藥劑有了新的進展,不過產量很低而且并沒有完善,還需要一段時間,一人一個名額,按照需求排隊,并且禁止售賣轉交,另一個事情就是關于象國投資團的事情·······”
一方面是寸土寸金的房地產,另一方面是不知道結果到底是怎么樣的象國計劃。
于是新錢和老錢頓時沒了紳士態度,拉開袖子毫無紳士風度的開始了言辭激烈的談判。
········
當資本家發展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階級的問題與國家的屬性之間的矛盾便顯得不可調和。
萬物存于均衡之間,在資本社會形態上的三權分立實際上是資本權、政權、民權之間的沖突。資本的力量過于的強盛,便會讓政府的管理無法順利的進行下去,畢竟政府的屬性不管代表哪個階層都是管理和發展國家的。
按照常理來說,資本的剝削和貪婪應該處于一個可控的地步,多年來資本家和政權之間的博弈和斗爭都沒有停過,即使有一方短暫的獲勝,隨著任期一滿的緣故,就會重新上戰場。
商權高了,就針對商權重稅收,改政策。
政權高了,就支持自己的競選人,彈劾、罷免。
一個成熟的階級社會里,基本操作都是如此。
可問題是李明起來的速度太快了,快到很多人都沒反應過來,權利和資本就捆起來了,成為了一個幾乎無懈可擊的龐然大物。
而人的貪欲就像是腳底板上的一粒石子,你只要踩在地上就無法逃避。
從另一個角度看,階級社會當中,所謂的民心、民意基本不敢當真,也不敢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