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章 歌謠
在趙鼎和李光的勸說下,天子也后悔放棄江淮,再也不提放棄江淮之事,這無疑給秦檜重重一擊。
然后是江淮難民的安置問題,秦檜又一次輸給了趙鼎和李光聯手,岳飛提議將江淮難民安置在荊湖兩路,秦檜強烈反對,不料趙鼎和李光卻極力支持,最后說動了天子,下旨將江淮難民遷到荊湖兩路,這無疑又是狠狠給了秦檜一記耳光。
在涉及江淮的兩件大事秦檜都落敗了,不僅秦檜顏面無光,更重要是,這兩件事降低了天子對他的信任度,讓秦檜感受到了強烈的危機。
他必須要動用一切手段扭轉面臨的被動。
秦檜在書房剛坐下,管家來報,他的心腹幕僚王昊回來了。
王昊也是秦檜妻子王氏的族弟,雖然在家族地位比較低,但頭腦很靈活,而且很能干。
連王氏也很欣賞他,便把他推薦給了丈夫。
王昊果然沒有讓秦檜失望,幾件事做得很漂亮,使秦檜對他刮目相看。
秦檜點點頭,“讓他來書房見我!”
不多時,王昊快步走進書房,他年約三十歲出頭,身材瘦高,看起來就很精明能干的樣子。
王昊躬身行禮,“卑職參見相公!”
“一路辛苦了,情況怎么樣?”
王昊豎起大拇指贊道:“相國不愧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效果非常好,江淮百姓中都在流傳相國編的歌謠,結果一窩蜂去了商洛,而且這個歌謠還傳到了中原。”
秦檜擺擺手,“中原那邊我不管,我只關心有多少江淮百姓去了陜西路?”
“據我所知,已經快接近三十萬人了!”
“好!”
秦檜一拍桌子,渾身激動起來,第一批去荊湖北路的難民一共才五十萬人,結果一半以上都跑去了陜西路,他倒要看看趙鼎和李光怎么向天子交代?
秦檜對了對付趙鼎和李光,便親自編了一首《陜西歌》:‘家有百畝田,吃鹽三五錢,秋后谷滿倉,布帛滿屋填,官府不收稅,過路不要錢,胡虜灰飛滅,百姓子孫全。’
這是一石雙鳥之計,首先是打趙鼎和李光的臉,讓天子認為他們江淮安置辦法是愚蠢的做法,從而證明他秦檜是多么有先見之明。
同時也栽贓陳慶,使天子認定陳慶要和天子爭奪社稷百姓,從而更加敵視陳慶。
當然,雖然這首歌謠也會成全陳慶的名聲,這是秦檜極其憎恨的事情,但涉及到眼前的切身利益,秦檜暫時也顧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