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一言改變風向
薛公說的很有道理,只要南遷,大康必亡!
不能南遷!
薛公說的對啊!
這問之后,立即有大片的附和之聲響起。
甚至有剛才不少主張南遷的人都突然改口。
太子蕭政帶著難以掩飾的震驚。
朝堂風向立即轉變,剛才還是他帶起的南遷之風,現在就完全變了!
他看向了高廉。
還年幼的他顯然沒有經歷過這種場面。
他自然是主張南遷的,而且必須要南遷。
來是關寧即將攻至,上京已經不安全。
二來是他為南遷做了很多準備,陪都臨安那邊都已經安插了他的人,那里是他說了算,甚至能直接架空他父皇。
就像薛懷仁剛才說的那樣,官員們遷過去,還要重新經營,這自然需要時間,而且也不可能整體遷過去。
這樣他事先的布置就有了作用。
如果不南遷,那之前的布置就成了無用功,他的目的也會落空。
必須要南遷!
此刻高廉目光死盯著薛懷仁,他終于明白問題所在了
從他上任首輔以來,直都有種備受掣肘的感覺。
首輔是文官之首,執掌內閣,掌握權柄。
他還是都督府的左都督,同時執掌軍權。
他是真正的人之下,萬人之上!
可是在處理政務方面卻直受到限制,這些文官們表面對他畢恭畢敬,實則是陽奉陰違。
他也曾用過不少手段拉攏過,但都沒有什么進展,始終都無法真正得到文官們的支持。
這樣的話,他首輔的職權就會大大降低。
關鍵是他發現這些人還挺團結,比如之前彈劾他,分明就是有人在背后組織。
他直都懷疑,但始終未找到那個人。
現在他終于知道是誰了。
他就是曾經的次輔薛懷仁。
薛懷仁曾出于國子監,又任次輔多年,其下門生故吏不知多少。
雖然他辭官賦閑在家,可他的威望以及影響力,卻始終未減!
這些官員們真的只是因為薛懷仁的席話就改變主張嗎?
當然不是。
誰都不是傻子。
南遷的利弊都能分析出來。
他們就是因為薛懷仁,才改變了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