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還是要繼續搞錢
關寧就不明白了。
這皇帝是干什么吃的?
難道只看到上京城繁華就以為四海升平了嗎?
隆景帝不管,他不能不管。
而且以基建拉動內需,也是他定下的主策略。
基建項目就是修路,建造水利設施等。
現在大康境內主路還都是土路,哪怕是官道也不過是較為平整夯實過的土路,旦遇到下雨下雪就會導致路面泥濘不堪,破壞嚴重。
這大大限制了人們的出行。
對于軍隊調動或其他情況影響也很大。
搞基建是以撥付款項雇傭的方式,而非傳統意義上的征民徭役,這差距還是很大的。
而要做這些都離不開錢,還是要繼續搞錢!
關寧看向了地圖,該對南方下手了
陛下,今天是講武堂正式開班的日子。
這時成敬在身邊低聲說著。
對,還有這么個事情。
關寧突然想起來。
開辦講武堂是大概二十天前定下的事,當時由龐青云負責,首批定下了五百個名額。
不過當時并未正式開班,關寧先安排著把這些人送到了國學,進行為期二十天的文化學習,主要就是最基礎的識字。
都是從軍中選拔出來的,斗大字不識,關寧要的是綜合性人才,不識字連教材都看不懂。
因而安排了個初期培訓,先感受下這種環境氛圍,等培訓結束,再正式開班。
這也是對學員心性的考驗。
在軍中習慣了,還真不定能安下心
這般想著,關寧開口道:通傳下去,開班儀式選在明天吧,今天也晚了,朕還要為他們找個好教官。
是。
成敬記錄下來,又忙著離開去安排。
對于馮元推薦的這個太監,關寧還是很滿意的。
他要的不是只會侍候人的,而是要真正能做了事的。
即位之后,關寧對朝中組織機構也進行了改動。
除內閣六部之外,又新設了個通政司。
這通政司的主要作用就是接受各地各衙呈送上來的奏疏。
全國事宜不能盡送于他這里,那他真的要累死,而且也處理不完。
通政司不得卡任何奏疏,進行分類,每天會有個內閣大臣去通政司當值,挑選較為重要的奏疏。
事有大小輕重緩急。
挑選出來的奏疏會進入內閣,由內閣議政辦理。
內閣也辦不了的再呈送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