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梁軍壓境,別無退路
“應該是開戰了。”
在朱溫的身后還有個人,他年有六旬有余,穿著青袍,雖上了年紀,但其眼中卻充滿著睿智之感,如是位智者。
大梁宰相龐師古,也被譽為是傳奇宰相。
他本是個書院大儒。
因為朱溫即位后不改前朝之弊,推行安民之策休養生息,反而還窮兵黷武,頻頻發動戰爭,便對朱溫大肆抨擊。
朱溫聽聞,便將之邀到朝堂,他也沒慣著,依舊痛罵。
而聽聞諸將徇名,窮兵黷武,動費萬計,士卒雕瘁,寇不為衰,見我已大病矣。
這句在大梁流傳廣泛,膾炙人口的名句就是出自他的口。
換其他皇帝,別說在朝堂罵皇帝了,怕是連皇宮都進不去,罵完能活,更是不存在。
但朱溫沒有計較,反而還認可龐師古之才,讓他做了宰相。
這也成了段君臣佳話。
朱溫對其重用,就是在他的諫言下,才推行安民之策重視農耕……
“你說大康能堅持多久?”
“臣不知,但臣知道這次戰爭是集國仇家恨與體,梁軍必勝。”
“是啊,國仇家恨!”
國仇即關寧消滅梁國二十萬大軍所積累的仇恨。
家仇是因為這次梁軍掛帥的是梁國老將楊師厚。
他還有個身份,是當時派出去二十萬大軍統帥楊奇正的父親!
楊師厚是梁國有名的將領,曾建立功勛無數,朱溫御駕親征,其也追隨左右。
但他已經上了年紀,已是七旬有四,并已告老,由他兒子楊奇正接其位子。
楊門出名將。
這次出征朱溫并沒想著讓其掛帥,雖身體還算硬朗,但畢竟年事已高,心有不忍。
可楊師厚主動請命,強烈要求掛帥出征。
他要為自己的兒子報仇!
為死在大康的二十萬大軍報仇。
朱溫架不住請求,他知道這是楊師厚最后的愿望,便同意了。
而楊師厚也是用自己的方式表明決心。
他在出征時帶了口棺材。
他就沒想著活的回來,不是他沒有信心打贏這場仗,而是他知道自己的年紀也撐不住。
抬棺出征!
主帥尚且如此,這對整個軍隊士氣的帶動也無可估量。
“此戰必勝!”
朱溫看向遠方,目光似乎落在了那遠在邊境的戰場上……
黑壓壓的,如是大片烏云壓了過來。
那排列成隊形的軍隊眼都看不到頭,密集到讓都頭皮發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