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搞事情的總是這些人
他要的就是這種能為民請命,且又有真本事的官員。
關寧心情略好,也抱有了期待感。
也許還能再發現谷實這樣的人才。
只是可惜,接下來只看到千篇律的無用諫言,從那字里行間,關寧能夠感受到這些人的迂腐守舊,還有守利!
地方官員們反對成立稅務總署,因為這樣稅務就是專項負責,地方上想要截留貪污就難了。
他們的利益受損,所以才反對。
反而他們贊成成立商務總署,因為這是統管商務的衙門。
職權極大!
便可借此剝削那些商人的錢財。
他們還反對礦務總署成立,理由大致是東山是前朝皇陵所在,動之不好等等。
這些看的耳朵都起繭子了。
可更讓他氣憤的還有。
是錦衣衛指揮使花星河上奏的折子。
說的是這兩日來,民間對于這些人的反應。
有件事讓他特別關注。
張文謙等人在朝堂上被打死,作為翰林學士,張氏學派的創始人,其影響力是巨大的。
他家中舉行了盛大的發喪事宜。
這無可厚非。
關寧也不是太不近人情,人死了,發喪也正常。
但據錦衣衛探得,這場發喪事宜卻是場反動者大聚會。
眾多生員,讀書人,儒學之士等相聚堂。
他們在悼念張文謙的同時,還在大肆抨擊朝政。
文人議政,古來皆有。
在古代多有些飽讀有才之士,分析天下大勢,議論朝政,遂遇明主,輔佐而起。
這也成了風潮。
又因為讀書人地位高的緣故,統治者都會給其些寬容。
議政并非罪過,反而還有贊揚。
聽從白丁諫言納策,還是明君之相,反而讓這些人肆無忌憚。
這個時代同樣是如此。
折子里還說,在朝堂上同死的其他人,還包括被處以極刑的傅建業都會在張府立牌,共同發喪祭奠。
很多生員飽讀之士,還將這些人尊為英雄,寫詞瞻仰,舉辦詩會。
關寧看到這里,胸腔怒火中燒。
這是什么行為?
他們越是大肆悼念張文謙等人,實則就是反對朝政。
還有件事情讓關寧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