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章 上京不是一日建成
他是前朝遺留下的官員,又有南方蓮閣清流黨的背景,新朝建立之初,多次抵制關寧新政,在朝堂諫言。
關寧考慮到他有治水的本事,又要保持朝堂各個派系的平衡便沒有殺他。
在古代治水的官員很少,每個都是香餑餑,這話可沒有半分虛假。
王承恩被關寧嚇住了,之后是老老實實。
前朝余孽作亂時,他被歷修拉攏,不過他意志堅定,做了個反間諜,提前給關寧告密了……
而今,又派上了用場。
王承恩提出的方案很有建設性,就是做道疊梁壩,就是用大型栗木材層層錯疊而成,在其中用泥沙澆灌。
不得不說,這提議已經有幾分混凝土鋼結構的思維,可是相當具有前瞻性。
也是在這個時代能夠用到的最好的辦法。
但被關寧否決了。
結構再好,但用料決定了它的時限,長年日久的經歷水的沖刷怕是難以扛的住,也就是說不能保證永久性的堅固……
“陛下,您說的永久性堅固的水壩是個怎么制法?”
王承恩好奇的問道。
今天他也來了。
因為兩地同時開工,作為總工的陳煊個人盯不住,他暫時放下御史的職責被調了過來,主持水壩建設事宜。
還被任命了個他從未聽過的職位,副總工。
關寧覺得王承恩管水利比做御史更合適……
雜亂的思緒閃過。
關寧開口道:“用石料搭建?!?br/>
“石料確實是最堅固的,但把石料加工成可用的程度很浪費時間。”
王承恩說起專業問題時頭頭是道。
“按您的說法,是用建城墻的方法來修水壩,若以方案看來,這需要相當長的施工周期,可您又要保證水壩能盡快的投運,灌溉這片農業區。”
他用詞都是從關寧這里學來的。
“您要知道民間有句諺語,上京不是日建成。”
在邊的陳煊想要插話,陛下可用那種能夠爆破的火藥來取石材,倒也很便利。
只不過要打磨成塊狀就更費時了,而且也沒有這么多石匠。
“再有就是搭建所有的粘土用來筑城墻可能會堅固,但不定能適用于水壩,因為要長時承受水流的沖刷?!?br/>
王承恩解釋的很詳細。
他怕陛下把問題想的太簡單。
投入這么大,卻不能用多久就塌了,那還不如不建。
“可以啊老王,懂得挺多。”
關寧略顯詫異的看著王承恩。
他覺得自己是發現寶了,這家伙除了抨擊官員之外,還有做間諜的潛質,原來在水利方面還如此懂行。
“早年剛從政,跟孫叔敖學過些。”
孫叔敖是前朝有名的水利官員,可早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