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七章 刑訊4
見到西擎月來了,審訊人員立馬起身,以示尊敬。
西擎月看了下審問內容,擺明了油鹽不進,眉頭皺了起來,稍沉默后,回頭揮手,后面跟著的人立刻將托盤里的東西奉到了庾慶跟前。
庾慶定睛一看托盤里的兩只金屬套筒,立馬心知肚明,卻故意裝作一臉疑惑的樣子,不知何物的樣子。
負手踱步走近的西擎月伸手拿了一只金屬套筒,放在鼻子前嗅了嗅,“在王雪堂房間的著火點找到一只,里面的殘留中還能嗅到硫磺味,結合案發情況,不難猜出,這可能是一只特制的火折子。于是又立馬詳查瑯嬛居柴房的著火點,果然又從灰燼中找到了另一只。結合兩處著火點的情況,再反推,這兩件東西是火折子無疑。”
他放下金屬套筒,又拿起了一只金屬蓋帽,“火折子的蓋帽不可能輕易脫落,就算遭遇了火災也不會輕易脫落,這是人為打開的,誰會在王雪堂的房間打開火折子還連同蓋帽扔在那?只能說明不是縱火犯想扔下,而是因為帶不走。
和正常火折子不同的是,這蓋帽上還有拉環,結合著火點的情況和現場的遺留情況,便不難想象,是有人悄悄將一只火折子暗布在了著火點的窗口附近,連接蓋帽的暗線經由窗戶角落通往了外面,只待時機一到,在外面將暗線一拉,火折子便打開了,又因窗戶關閉,拉開的蓋帽沒辦法拉走,便遺留在了現場。
而這只火折子里正好藏了需要以火來催發的毒物‘白羅紗’,所以這支火折子并不是普通的火折子,而是用來暗殺的特制之物。
‘白羅紗’雖毒,卻不足以置王雪堂于死地,所以除此物外,兇手還做了非常巧妙的策劃,策劃了第一場在柴房內的火災,借著火災的混亂,到處人來人往,沒人會注意到有人在窗外拉那條預設火折子的暗線。
更妙的是那場火災燃燒的煙氣,誤導了王雪堂,麻痹了王雪堂,才導致了其未能察覺到室內的煙毒,等到他發現便已經晚了,這也是為什么王雪堂連里面的房間都沒能跑出來的原因,是有人通過種種精心設計才導致王雪堂丟了性命。
說實話,若不是有現場的遺留給予了推測途徑,還真難以想象有人能設計出這么高明的暗殺手法,說來真是讓人佩服,難怪都說探花郎是天下第一才子,果然是名不虛傳!”
探花郎?天下第一才子?刑訊室內的其他人聞言皆面面相覷,顯得非常驚訝,這猥瑣小胡子就是傳說中的那位大才子?
庾慶貌似聽故事似的,聽到最后目露訝異,“你不會說兇手是我吧?這話可不能亂說,我是去過王雪堂的房間不假,但我可沒有安裝什么火折子,我們進去前被遮羅山的人逮住搜過身的,連武器什么的都被扣下了,不可能帶什么特制火折子進去,大人這玩笑開大了。”
他目前還不知道眼前的人是鎮海司的大掌衛。
被搜過身?西擎月一愣,這倒是一個他不知道的新情況。
要知道是不是真的很簡單,屠休魁及一干遮羅山的人員都被扣押在此,問一問就知道了。
他當即偏頭對身邊人示意了一下。
其部從會意,立刻快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