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劉備摔孩子
隆安帝冷冷道:“林愛卿,且讓他說,朕倒想看看,他哪里不伏!”
賈薔先看了林如海一眼,沒看出甚么提點,心中便安定了不少,隨后大聲道:“皇上,臣從不敢將東城當初自留地,臣知道,兵馬司在東城收衛(wèi)生銀子和火禁銀子,惹得許多人眼紅。有些人以為臣和他們一樣,將那些銀子收上來后,都中飽私囊了。
但臣可以保證,任何時候,皇上都可以差人……不必是戶部的,內務府的也成,去兵馬司衙門查賬。但凡有一文錢進了臣之腰包,臣甘愿領罰。不是臣自大輕狂,以臣賺銀子的能為,還真瞧不上這樣的銀子。
兵馬司收取的銀子用來做甚么,也從未瞞過任何人。筆筆數目皆有賬可查!其實步兵營想收這份銀子,也簡單。只要他們將西城或是南城和北城,也如兵馬司清掃東城那樣,清掃的干干凈凈,將那些淤水溝、爛泥塘還有臭糞坑都拾掇利落了,肯為百姓謀福祉,百姓絕不吝嗇供養(yǎng)他們的銀子。如今他們啥也沒干,倒想先收銀子……吃相未免太難看了些!”
隆安帝冷哼一聲,喝道:“少廢話!朕命你讓出東市來,你讓還是不讓?”
賈薔黑下臉來,道:“臣當然遵旨!只要忠勤伯干得出這樣的事,臣認了!只是,臣原本十分敬重為國戍邊多年的忠勤伯府,也因此以為大燕軍中,不光是一群只知道爭權奪利占山頭的貪婪腐朽之輩!然而從今往后,忠勤伯將永遠失去臣的尊重。臣以為,他和那些蠅營狗茍之輩,毫無區(qū)別!”說罷,他似極受委屈心酸的偏過頭去,卻趁機給李暄狠狠使了個眼色。
李暄接過賈薔同仇敵愾的眼神后,還沒反應過來,腦子就一抽,脫口而出道:“兒臣也是!”說完才想起自己說了甚么,差點悔的沒一巴掌抽到自己臉上,這是撞客了不成?好你個陰險的賈薔!
“放肆!!”
果不其然,隆安帝聞言,勃然大怒,厲聲斥道:“二豎子焉敢辱朕肱骨大將?”
然而素來識相的賈薔,這次卻沒有再請罪。
雖未狗膽包天到與隆安帝對視對峙,卻也是梗著脖頸,并不低頭。
李暄原想著磕頭伏輸來著,可眼下賈薔硬頂著,他自忖若是先一步磕頭,下場可能會更慘些,心里把賈薔祖宗十八輩問候了三百遍,也只閉著眼,豁出去了!
見此,隆安帝愈發(fā)動了真怒,正要懲處,忠勤伯楊華卻終于站不住了,出列躬身道:“皇上,今日事,原是誤會。臣從未帶過步兵營這樣的兵,不止要作戰(zhàn),還有護衛(wèi)京城安穩(wěn)的職責。又聽麾下說兵馬司干的那些事,巡捕五營亦能為之,便未阻擋東營將效仿兵馬司之心。
只是東營原答應臣,兵馬司為百姓做的那些事,東營將士亦能為之,還能做的更好。是臣失察,沒想到巡捕東營還未與百姓謀利,倒先盤剝起商戶來。此事,是臣之罪也!臣懇請皇上降罪,也好讓寧侯看明白,我忠勤伯楊家,絕非下三濫之流。”
其實也確實是如此,只是軍方做事,或者說所有的官府行事,都和賈薔不同。
世人向來都是先取銀子,再做事。如賈薔那樣,先把事做到前頭的,反倒是另類……
隆安帝聞言,沒有直接應答楊華,而是問賈薔道:“你還有甚么話說?以為天下只你是好人?你還有臉說別人,朕問你,你那金沙幫是怎么回事?神京都中,聚眾兩萬,你想造反不成?”
賈薔聞言,低著頭道:“既然楊伯爺都說了,此事是一場誤會,那臣自然也認了,回頭就放人。至于金沙幫……已經被忠勤伯打散了,光被抓的就有幾千人,但臣可以表個態(tài),這些人只要是罪有應得的,該殺殺,該判判,該流放流放,臣絕無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