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家事
尹家太夫人笑道:“怎會沒說?那日雖是不歡而別,可該說的也都說了。只是你這兄弟尋思,賈薔早晚還要南下,既然如此,他也想跟著南下。兒子就不管了,一個個活蹦亂跳的,卻著實放心不下子瑜,還是打心里覺著,閨女這輩子吃的苦太苦,一人遠(yuǎn)嫁到那么遠(yuǎn),心里舍不得……”
尹后聞言沉默稍許道:“何止他們舍不得,走那樣遠(yuǎn)……連我也舍不得。只是,賈薔一心想南下出海,朝廷里的官兒們,也都容不下他。木秀于林,風(fēng)必摧之。太過出眾,必遭人忌。天家到底還要靠百官治天下,所以,就算本宮和皇上都信任他,也留不下他。不過……”
話音一轉(zhuǎn),尹后笑道:“母親也不必難過,賈薔是個有孝心的人,前兒還和皇上說,過二三年,天下大治了,還要奉我乘巨艦出海,巡幸大燕萬里海疆!除了始皇帝巡過海外,歷朝歷代,能巡海的天家屈指可數(shù)。我去探過路之后,還要五兒也親自去。到時候,連母親也一道去。子瑜送回來的信里說,觀海之闊,遙遙不知幾萬里。雖登高處,窮極目力也難望萬一。使人于其間,似蜉蝣于蒼穹間,她很喜歡。”
尹家太夫人笑道:“這孩子,還真能擺!他才回來時,我原還擔(dān)心,會不會因為兵強(qiáng)馬壯,就變了性子,端起權(quán)閥的架子。沒想到,到家后仍是那樣,該叫人的叫人,該吃飯的吃飯,還說些笑話樂子。只可惜,到底難入你哥哥的眼……”
尹后笑了笑,道:“難入哥哥的眼也是應(yīng)該的,大哥是正經(jīng)科甲出身的士大夫,儒教門徒。他們這般排斥賈薔,以為其天理不容,原也是好事。不然日后再出一個賈薔這樣的人物,到底有沒有野心,誰又知道?對了母親,月末可得閑?”
尹家太夫人奇道:“怎么說?”
尹后笑道:“皇上和賈薔去歲在昌平修了一座小行宮,又有溫湯。他們體恤女兒這一年來的不易辛勞,非要女兒去行宮里修養(yǎng)幾日。我想請母親一道去,還有家里秦氏、孫氏并幾個侄兒媳婦。這些年,闔家就未團(tuán)圓過一回。所以想趁這個機(jī)會,一家人好好聚一聚。”
尹家太夫人聞言惋惜道:“還有六天,就是你父親十五周年忌,我要帶著家里人一起去潭拓寺與你父親祈福齋戒。打你入天家,為了不被人說嘴,咱們家十五年來,一次都未去過。許是我日子快到了,今年總是夢見你父親……”
又見尹后自責(zé)落淚,口稱“不孝”,尹家太夫人忙勸道:“你這孩子,也是糊涂了。因為你的緣故,你父親在下面被蔭封了頭一等大官兒,也是一品大員!不知道享受了多大的福氣,這才是一等一的孝順!這陰間和陽間一樣,無官寸步難行。有你這位太后的功德庇佑著,別說你父親,連我也不畏懼了,因為即便到了下面,沾你的光,也受不得苦,挨不得罪,一樣享福受用!天底下,還有比這更大的孝?”
尹后擦拭了下眼角的淚,尋思稍許后,道:“我為太后,不好出面。五兒也不成……李景現(xiàn)在是宗人府大宗正,前去操持……”
尹家太夫人連連擺手道:“尹家輕狂成甚么樣,敢勞動一親王,還是大宗正來操持家事?萬萬不可。”
尹后面色有些難看,她看,她竟想不出還有誰合適操持……
忽地,她鳳眸一亮,斬釘截鐵道:“叫賈薔去,待我和皇上,去盡一份孝心!他原是尹家的姑爺,這等事,當(dāng)仁不讓才是。”
……
寧國府,寧安堂后宅。
尹家女婿,平海王賈薔正無奈的看著尤氏在那抹淚傾訴……
“小妹出身貧賤,偏心氣兒高,性子孤拐的緊。打見了王爺,就認(rèn)死了非王爺不嫁!我同她說了一百回,王爺甚么樣的人物?甚么樣的身份?天底下想嫁他的,沒有一萬也有八千!難道王爺都納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