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搞個產學研(求訂閱)
由于國家制度的不同,中國的產學研起步是比較晚的,直到八十年代末,才有了企業跟科研院所合作的情況。到了1991年才勝利了全國產協議合作教育協會,但即便是如此,政策方面對于產學研這件事情仍然不明朗。
那時候的中國,民營經濟還比較弱小,就算是想要跟科研院所合作,也拿不出來那么多資金。
而國企自己都養著一群科研人員,用不著跟科研院所合作,至于國企的科研環境,只能用“無語”兩個字形容。
所以九十年代的產學研,基本就是在紙上談兵。
1997年,教育部發出了《關于開展產學研合作教育“九·五”試點工作的通知》,確立的在全國28所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教育的試點工作,從那以后產學研才終于掃清了政策上的障礙。
到了2007年,國務院親自牽頭,諸如發改委、科技部、教育部、工信部、商務部、中科院等多個部門通力合作,組成了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中國的產學研才真正開始發展起來。
而現如今還是1993年,國內的產學研連紙上談兵都不算,還處于理論萌芽階段,所以當李衛東提出產學研的方案時,康教授第一時間想到的,依舊是資本主義國家的科研方式。
李衛東來之前也是做過功課的,他擔心康教授會因為政策的不確定,而拒絕贊助科研經費的提議,于是便告訴康教授,在兩年前全國產學研合作教育協會就已經成立了,從而打消康教授的疑慮。
李衛東也知道,光是扯什么“產學研協會”的成立還不夠,他還得拿出真金白銀才行。
于是李衛東接著說道;“康教授,您看五十萬的科研經費怎么樣?“
“五十萬?”康教授猛的一驚。
李衛東點了點頭,一臉鄭重的說道:“康教授,我每年贊助給你的團隊五十萬,作為研發和改良按摩座椅的科研經費?!?br/>
窮人靠超能力,富人靠鈔能力,鈔能力一出,果然很有效,康教授頓時愣在了當場,緊接著,他眼神中的激動一閃而過。
一年五十萬的科研經費啊,誰能給我一個拒絕的理由?
誰敢給我拒絕的理由!我頂你個鋼盔,立馬踹你兩腳!
即便是康教授這種級別的權威專家,依舊是缺經費的。
事實上對于科研這種事情而言,從來就沒有經費夠用的情況。
哪怕是愛因斯坦站在你面前,你問他經費多么,他會回答多;但你問他缺經費嗎,他會回答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