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做代工的終極形態
后世的國產血糖儀,價格已經打到了百元階梯,花個二百多塊錢,就能買到一臺高性能的國產血糖儀。
外國品牌當中,完全交給中國代工,價格也殺到了一二百塊,普通的進口品牌五六百塊,即便是行業老大哥羅氏的進口貨,也是千元以內就能買得到。
所以小狗血糖儀賣到三千多塊,利潤足足夠好幾倍。而當年羅氏萬元級別的血糖儀,純屬就是欺負中國人自己不會造,含淚賺了幾十倍的利潤。
聽取了陸光明的匯報后,李衛東開口說道;“老陸,過兩天跟我去一趟美國吧!”
“好。”陸光明先是答應下來,隨后開口問道:“去美國做什么?”
“去一趟強生公司,我想給強生做醫療器械的代工。”李衛東開口說道。
陸光明思量片刻,開口說道;“董事長,我們現在做研發,做自己的產品,無論是銷量、市場占有率,還有利潤,都是很不錯的。我們沒有必要再給別的企業做代工吧!
做代工的利潤并不高,而且若是我們給強生做了代工,強生的產品成本必然會降低,他們的產品價格也會下降,反倒會給我們自己造成競爭!”
“以強生這種企業的規模,就算是我們不給強生做代工,他們也會來中國設廠的。與其讓他們自己設廠,不如我們先發制人!”李衛東呵呵一笑,接著說道:
“我們中國制造最大的優勢就是成本,面對中國制造低成本的競爭,外資企業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退出中國市場,另一種是將自己也變成中國制造。你總不能指望強生退出中國市場吧!
平心而論,外資的技術水平的確還是要高于我們的,就好比血糖儀,歐姆龍,雅培,拜耳,強生,他們的技術比我們強得多,更別說技術最好的羅氏了!
我們想盡快的學習和吸收外國的先進技術,拉近我們之間的技術差距,最快的方法就是給他們做代工,這也算是師夷長技以自強。
而且做代工,只要規模夠大,就很容易構建整條的產業鏈,等我們構建好了產業鏈,就可以掌握這個領域的話語權。
到時候就算是我們不接代工訂單了,那些外國企業想另起爐灶再見新廠,也得看我們的臉色,因為相關的產業鏈掌握在我們手上。”
陸光明頓時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還是董事長高瞻遠矚,如果真的能構建起醫療器械的產業鏈,到時候我們將立于不敗之地!”
……
做代工就是流水線狗,掙個辛苦錢,大頭都被品牌拿走了。
就好比富士康生產一臺蘋果手機只賺四美金,再分配到工人手中可能只有幾十美分,聽起來只是賺個皮毛。
但實際上,富士康通過代工,卻構建了一整套的供應商產業鏈,這些產業鏈不乏有富士康直接投資的企業,他們都是跟著富士康走的,富士康去哪里設廠,供應商產業鏈就會跟著去哪里。
真正了解代工行業的人會明白,富士康最恐怖的地方,不是雇傭了八十萬的工人,而是背后那個龐大的供應鏈體系。
一臺手機四美元的組裝費的確不高,但要是算上整個零部件供應鏈,那利潤可就很可觀了。
好在富士康只是單純的做代工,他們自己是不做電子產品的。
試想一下,如果富士康自己也做電子產品,搞一個富士康手機跟蘋果競爭,等到蘋果出新品的時候,分分鐘就能在生產端卡住蘋果的脖子。富士康只要隨便找個借口,延遲幾天出貨,蘋果的股價就得來個幾連跌。
也正是由于富士康自己不做產品,所以富士康與蘋果之間,最終也只能是相互制約,相互依存,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平衡關系。富士康離不開蘋果,蘋果離不開富士康。
富士康和蘋果任何一家,但凡能找到替代者的話,那么兩者的平衡關系立馬會被打破,整個蘋果生態鏈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又做代工,又做品牌,再能夠控制整個產品供應鏈,分分鐘可以反客為主,等于是這個行業的話事人了。可以算是代工模式的終極形態。
這種代工終極形態的企業,在中國也不是沒有,比如中國的家電行業,像是美的、格蘭仕等,都是又做代工,又做品牌。
終極形態的結果就是給人家做幾年的代工,幾年后順便就把人家的業務給收購了。
李衛東就是懷揣著這種打算。
先通過做代工,學習國外品牌的先進技術,等到合適的時機,直接將他們的業務收購到自己手上。
到時候幾個品牌獨立運作,市場卻都是自己的,還不算是壟斷,真是美滋滋!
(/html/23/23408/)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