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故事
“就你貧嘴!”
“阿姨,你別聽他瞎咧咧,誰跟著他私奔了。哪里有離家出走還能坐臥鋪車廂的呀?沒有單位的介紹信,這票可是不好買。”
中老年婦女一聽,也是這個道理,頓時(shí)緩和下來。
“小伙子你也是真調(diào)皮。你們是做什么的呀?”打問來歷是這個年代的人們交流的不二法寶。
“他是老師,我在公安局工作。”李蓉就是心直口快,確實(shí)不適合干國安,藏不住事。
不但中老年婦女,就連其他人聽了他們的職業(yè)也開始肅然起敬起來,這都是有身份的人呀。
改革開放之后,教師早就重新獲得了尊重。
這是知識的春天,也是科學(xué)的春天。
其實(shí),大家對于知識,對于老師的尊重從未消失,只是某個時(shí)代扭曲了人們的價(jià)值觀。
“叔叔,你是教什么的老師呀。”
隔壁床鋪的一個八九歲的小男孩問話了,他也在聽著呢,顯得很有禮貌,一看就是家教不錯的孩子。
“我教物理的。”
“那什么是物理呀?它和化學(xué)有什么不同呀。”
“這個怎么說呢,你見到過樹上的鳥窩沒有。”
“見到過。”
“打個比方,你正在看樹上的鳥窩,這時(shí)候,鳥突然拉了粑粑,砸在你臉上。
你如果感覺到痛,這是物理;你聞到臭,這是化學(xué);你感覺到惡心,這是生物;你計(jì)算它的蔓延面積,這是數(shù)學(xué);你很沮喪,寫了一首詩來批判它,這就是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