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有人暗戳戳的反對,甚至有些人明著打上了門。 但是人家才是甲方,這個實驗室集合了京城大學和五道口技校的精英,我們愿意相信。 “想爭取資金,又不敢立下軍令狀保證出成果,你們還有什么不服氣的?” “他們也沒立軍令狀。” “我們愿意相信他們。” “我們也值得相信。” “我們選擇不信。” 錢很快就到賬了,280萬,一分都沒少。 沈光林沒有去領這筆錢,而是直接留給了學校,“課題我接了,但是錢學校留著吧。” 自己賬上幾千萬用不掉,干嘛去爭搶這幾百萬呢,賣個面子給學校,難道學校還不給自己里子了。 小沈果然懂事! 原本學校還想找沈光林商量說能不能挪用一部分經費用于學科建設呢,不然學校和院系怎么發展嘛。 這也是慣例。 任何一個學者,申請到的資金都不會如數撥付的,而且學校和院系都會按一定比例留下,剩下的才是給研究者的。 這些錢沈光林全部不要,而且還專門解釋了,真的不是說氣話。 實驗室的款項來源只有捐款,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注資,這是寫在章程里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