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好事多磨
“文龍,涼地的征募,情況如何了?”
賈周取出一份卷宗,“征募情況很一般。主公也知,涼州并不算良田富庶,這兩年來,董文南征北戰,糧草也只是堪夠。”
“正因為如此,董文才會想辦法,要攻占蜀州,作為后方的糧倉。”
不管是流民,或是窮苦的百姓,在亂世從軍的念想,無非是為了自己,以及家人的一口飽飯。糧草出現問題,征募的事情,也會跟著遲緩下來。
當然,徐牧可以選擇,發出一道政令,強制拉丁募兵。但這樣一來,便和先前的路子,背道而馳了。
“今年開始,蜀州那邊,已經按著主公的計劃,實行一年兩稻。而涼地這里,命令已經下發,各路的大軍士卒,在無戰事的時候,也會跟著屯田。如果不出問題,明年西蜀的糧倉,應該會很富余。”
“文龍,典農官的擇選,可都是自己人?”
賈周點頭,“這是自然。共有七員典農官,都是我親自挑選的。”
典農官的職務,便是司職農桑之事。這其中,若是有人做了碩鼠,對于西蜀的儲糧大計,必然造成很大損失。
“如今整個西蜀,共有的兵力,約有十萬人。這其中,還包括萬人的涼州新軍。具體的分布是,暮云州四萬人,涼地諸州五萬人,蜀州一萬人。”
六個州地,只有十萬人,明顯是不夠。要知道,常大爺開春的征伐河北,僅僅兩路大軍,都共計十五萬人了。再算上留守的,以及各個世家的私兵,加起來,徐牧估算的話,至少有二十多萬人。
“主公,若是糧食不足,到時候,可以試著向渝州王購買。”
聽到這句,徐牧不知該怎么說。如今的情況,在打下涼地之后,西蜀和內城,已經差不多是接壤了。
徐牧并不想,和常大爺因為疆土利益,而反目成仇。而且,他也知道,常大爺肯定也是這樣的想法。
徐牧只希望,他和常四郎的老友關系,能長長久久的。等哪日天下太平,在春光明媚中,鋪上一張草席,請七八個花娘,兩人坐著鬧著,喝上幾杯老友茶。
“文龍,等常四郎從河北回來,這事兒另說吧。”
徐牧可不指望,常四郎不在內城的情況下,那些狗屎世家會愿意,將糧草賣給他。
一道道不算太好的消息,讓整座王宮,忽然變得有些壓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