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認可
一個是為了自身修行,一個是為了百姓,為了大周的萬世基業,這一次,就連天道都站在李慕這一邊。
中年男子走出房間,說道:“這幾年,本座對書院,還是疏于管理了?!?br/>
陳副院長立刻道:“都是我的錯,只在乎他們的修為和課業,疏忽了他們的德行,才讓書院形成了如此歪風邪氣。”
中年男子道:“書院是教書育人,為大周培養人才的地方,這也是文帝當年創立書院的初衷,朝政之事,還是不要參與了。”
陳副院長點了點頭,說道:“是。”
百川書院黃副院長一事,在數日時間內,神都便人人皆知。
黃老作為百川書院的精神象征,一輩子都在書院,從他手下,為朝廷培養出了不少能臣,他在百姓心中的地位自然也極高,百川書院的學子,許多也將他視為信仰。
但現在,他們的信仰崩塌了。
不僅如此,書院與朝廷之間,維持了百余年的規則,也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這百年間,大周的權貴,官員,望族,將自家子弟送入書院,在書院中學習三年,然后就會被朝廷全部接受。
其中的優秀學生,立刻就會被授予官職,成為大周官員。
若是朝廷沒有官職空缺,他們則需要等待,但無論如何,從書院出來的學子,遲早會成為大周官員,近百年來,都是如此。
然而,從即日始,這項已經根植于所有人心中的規則的觀念,即將發生改變。
朝廷以后的官員,不再全由書院產生,凡大周子民,只要身世清白,無論貧富,無論貴賤,無論是不是官員,權貴,名門子弟,只要通過朝廷統一的考試,都有機會入朝為官。
從此以后,大周下層百姓,也有了躋身上層的機會。
這雖然會觸動權貴望族們的利益,但罕見的,朝中代表各方利益的官員,都對此事保持了沉默。
因為四大書院,也一直沉默。
四大書院的存在,一是為了為朝廷輸送人才,二是為了牽制皇權,這是一代明君,大周文帝做出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