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蠟燭
“若是這般的話,金人就真的包藏禍心了。”陳公輔愈發蹙眉。“不然何至于這般一節一節的送?不就是故意想讓官家和朝廷里為此亂起來嗎?”
“已經亂起來了。”王庶愈發感嘆。“這幾日兩位太后不就要到嗎?都省請官家往河畔一行,以作迎接,官家根本未做理會,只是在后宮不動……聽人說,便是潘貴妃進言,主動去河畔迎接,居然也吃了掛落。”
陳公輔也不知道該怎么說了。
而王庶卻又再言:“還有一事,估計今日秘閣會上就要說了,岳飛有密札送到,卻是公開寫的,乃是請戰的意思……”
“這算什么?”陳公輔反而不以為意。“岳飛是河北人,他剿匪匆匆回來,路上知道議和消息,又未得官家安撫,自然匆匆上書……”
“韓世忠、吳玠已經在路上了。”王庶脫口再對。
陳公輔沉默了一下,但還是搖頭:“二圣將至,官家總是躲不開的,到時候總得滿朝文武一起去迎,韓吳二人不比岳飛彼時尚在平叛,也該來的,只是遠在關中,總要提前喊一聲的。”
“怎么說都有理!”王庶再度冷笑,卻是直接站起身來。“也罷!咱們且走吧……差不多到時候了。”
陳公輔微微頷首,也隨之起身。
二人皆身著紫袍,一起下樓,卻是驚得樓下那七八個剛剛去做邸報回來的太學生一起站起來,尤其是其中兩個,估計是之前說什么‘利市’、‘說不得’的,干脆直接嚇得跳了起來。
但所幸這兩位大員根本沒有理會這些學生,只是兀自出了酒樓,往東華門而去了,繼而又引得這群死里脫生的太學生們一陣艷羨……雖說秘閣遭遇到了一次圍攻,但朝野還是看出來了,能參與秘閣會議的,本身就超脫出了尋常官員的范疇。
尤其是這種組織形式還得到了趙官家在后宮的默認……那說不得以后遇到非常之時就會變成一種成例,繼而給相關參與人員一定的政治身份加成。
事實上,經此一回,民間已經有了新說法,說是官家登基以來,一直有意無意在削弱內制官和內侍省的權柄,放權于兩府、六部、九寺、五監,本就是要以此來收買朝中上下,以提前防備二圣復位的。
當然了,還是那句話,前提都是錯的,推斷自然也顯得無稽……只是民間認定了,或者說就喜歡講二圣回來便要復位這種荒唐說法,方才會有這般傳言。
轉回眼前,王、陳二人離開這棟重新營業不久的正店,直接轉入宮城,入崇文院,過都堂,上秘閣,未過多久,其余中樞大員畢至,卻依舊是劉汲開口主持了會議。
不過,劉相公一張嘴,便讓滿閣目瞪口呆起來:“兩位太后被金軍困在黃河北岸,誰去接一接?”
“金人是在戲耍我們嗎?!”王庶當即大怒作色。“這等事情也敢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