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回京
沿著洞庭湖水域,浩浩蕩蕩退到岳州,從三江口方向向著江陵,荊門一帶而去,隨后往北到襄州。
而閭丘仲卿還在江陵,他還需等待一些時日,等朝廷派出的官員接管武平之后才能回去,在此之前武平的多數政事暫時由他掌管。
到達襄州時已是八月下旬,天氣開始轉冷,而大軍是夏日出兵,御寒的衣物并沒有配發,后方也沒準備好,還沒往前線運。
如果再耽擱下去那沒有冬衣的將士們肯定受不了。
后勤是打仗的前提,如果沒有足夠的后勤補給,人再厲害仗也很難打。
所以到襄州后,史從云準備親自去拜謝在這駐守為大軍調集糧草,供給三軍的李谷,向他答謝。
不過沒想到李谷早在襄州城外五六里的地方等候他了,見他之后的第一句話就是:“打得漂亮!”
“這才短短兩個月,老夫原本想在這至少也到待上半年,沒想到你只用了兩個月,真是后生可畏!”李谷這次沒有吝嗇溢美之詞。
史從云哈哈笑道:“哪里哪里,沒有李相為我大軍提供糧草,咱們戰都沒法打,這功勞至少也有李相公八成。”
“呵呵,你不用說好話給我聽,我是老了也不糊涂。”李谷拒絕他的吹捧,不過嘴角還是忍不住上揚。
兩人邊說邊走,在襄陽城外的河堤上散步,遠處都是往來商旅船只,身后五六步之外是眾多文武。
“朝廷的旨意老夫已經收到了,你盡可放心回軍,老夫自會為你斷后,軍紀方面你也不用操心,老夫沒有你打仗的本事,治軍卻不見得會輸給你?!?br/>
“那是那是,李公心系天下嘛?!边@點他還真不操心,當初在淮南李谷就極力反對士兵劫掠百姓,為此還整治了不少人,只是他權力有限,最終無能為力。
“有了荊州之地,通往天下的路也就四面打開了。”李谷道。
史從云點頭,“是啊,往后我大周軍隊想去哪就去哪,從荊州中轉,往哪都好打了。就像蜀國,如果往北就要爬山,還要過劍門關。
劍門關那種地方誰又說得準,能不能過去是未知數,現在我們可以直接從江陵出兵了。”
李谷點頭,“你向來意思深遠,老夫也認同你的想法,有了荊州之后可以想的事情便多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