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神化
最典型的例子如關羽,關羽只說戰績在整個中國史上并不顯眼,曾經還被請出武廟,因為當時的皇帝認為他的過失太大(丟荊州),他受推崇是因為“忠義”。
但到明朝、清朝,特別是清朝有政治需要,也順應民間崇拜,突然被加到“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圣大帝”,這期間有一大堆關于關羽的故事冒出來,什么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投降約三事等等,美化他的戰績,幫他擺脫道德困境。
正是這種風氣在不斷強化史從云的權威,美化他的形象。
現在吹起這些牛來,史從云都沒什么心理負擔,因為多數人都以為是真的了,大家也因為對他崇拜得不得了。
大家都以為他真的一個人殺了一百多北漢兵,真以為他是千軍萬馬中殺了劉彥貞的。
其實殺劉彥貞這件事還有可信度,至少戰場混亂,雖然機會難得,說不定有空擋,但一個人殺一百多北漢兵.......除非他開的高達。
知道事情真相的只有王仲,邵季,他們兩肯定會把自己往好了說,于是這就是假的也是真了。
通俗的講,史從云第一次發現他已經變得不像人了,已經開始被神化,至少在很多人心中如此,有人把他當成信仰,當成信念。
就像黨進,雖然說話沖撞他,但那糙漢卻真的愿意為自己赴死,那已經不僅僅是服從命令能說得清的了。
這種事有好有壞,需要自己能把握尺度,不過史從云毫無經驗,只能靠直覺盲目往前。
史從云長呼口氣,遠處的戰斗似乎有了分曉,喊殺聲越來越弱,火把熄了大半,月光下隱約能看到人影在山梁和谷地中向南奔走,黑壓壓大片。
他感覺自己肩膀上有一副看不見的重擔,就如面前的黑夜,他還不知道自己將會帶這些對他忠心耿耿的將士們走向何方。
他最后還是沒沖下去,那些熱血(怕死)的歲月已經回不去了,眾多親兵環繞著他,緊緊保護,現在他的平安無事比什么都重要,而且不僅僅是對他自己,對于全軍將士也是。
他沒有添亂,而是一直在一里外等候前方的戰果,直到天色逐漸明亮,遠處大地上能看到昨夜留下的尸體和甲胄兵器,殘破旗幟。
過了不久,大量周軍士兵開始陸續回來,他們大多是和大隊在夜色中走散的。
第一批成建制回來來見他的是邵季和劉清川率領的騎兵。
向他匯報了情況,他們被蜀軍堵在東面山谷已經兩天,大小打了三場仗,雖然頗有斬獲,但蜀軍人多,一直沒法沖出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