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忠誠
“迎回正統,就在此時?!?br/>
眾人面面相覷,不少人額角都滲出汗來。
“怎么不出聲?”百戶陰森笑了:“要是尋常弟兄,退了就退了,我也不計較”
“可你們不但世恩,還有今恩,這時可不能松鏈子?!?br/>
眾人心一沉,其實要說“不計較”是假,圣上才游狩,留下的仍舊官階森嚴。
發號施令,逼迫做事,或刺殺,或煽動,過程折損自然不需要多說。
可正本清源,雖歷代強調“忠誠不絕對,就是絕對不忠誠”,可忠誠只因是力量和利益,而不是大義。
沒有力量,也給不起賣命錢,誰干?
歷朝歷代,亡國多矣,千年青史,找幾個亡國后,還有忠誠的看看呢?
慶武四年,那批留下的都是“久經考驗,久受國恩”的潛伏司人員,可幾次行動后,終于有人受不了舉報。
甚至眾人也隱約知曉,舉報人是和不少人簽了“我去舉報受死,兒子由你們照顧”的血契去的……
雖舉報人也是“前朝余孽”得不了好,可偽鄭大肆搜捕下,組織受到嚴重破壞,從這以后,就不敢多強迫了,漸漸有意脫離的人,也多了。
但是“今恩”的確是要害。
應國不是朝廷,每年能給的銀子不多,因此給了“忠誠”的老部下,并且還不止如此。
雖慶武四年,潛伏司受到了重創,可到慶武六年開始,靠銀子,靠關系,靠運作,靠原本計劃,仍舊一點點繼續滲透到新朝廷里,雖多半是胥吏,可不少是敏感崗位。
這其實也是把柄,真不聽號令,一紙舉報,單是滲透這些崗位,就罪無可赦,必然殺頭抄家。
某種程度,仍舊符合忠誠的大道——弱版的力量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