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天家
隆安帝皺眉,淡淡道:“朕怕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罷。”
聽聞此言,原本心中就千瘡百孔的朱氏,一顆心瞬間被冰水澆成死灰。
她面色慘然,形容也愈發枯槁,緩緩跪地,看著隆安帝顫聲道:“皇上,好歹念在當年情分上,寬恕李曉罷。他和李景、李暄一樣,亦是皇上的親子……”
此言一出,隆安帝臉色登時黑了下來,余光瞥了眼面色一滯的尹后,怒哼一聲,道:“果然是有其母必有其子!荒唐昏聵,不知好歹!”
尹后怕朱氏再失言,忙攙扶朱氏笑道:“妹妹快起來,你思子心切,皇上明白你的苦心。只是,皇上管教皇子,原是存了磨礪教誨之心。你常年禮佛,許是不知,皇上待三皇兒極好。這次雖有小錯,但也只是讓他多讀書。”
朱氏許是徹底心碎失守了,跪在地上看尹后道:“皇后娘娘,都是李曉那混帳的錯,起了不該起的心思。回頭我讓他來給你磕頭,再不許惦記……”
不等他說完,尹后就變了面色,氣苦道:“說好了給孩子求情,你這都扯哪去了?皇上春秋鼎盛,還不到想這些的時候。本宮也早對李景說過,好好給皇上當差,不許結黨營私,廣交羽翼。李暄就更不用提了,那混帳把軍機大臣得罪了個遍。妹妹,許多事你并不知道……皇上是個明君,也是個慈父,前朝天家發生的奪嫡慘劇,本朝斷不許發生。皇上不許,本宮也不許。這一回,真的是三皇兒府上出了些差錯,你莫要聽信謠傳……”
隆安帝冷冷的看著朱氏,道:“朕這個位置,是誰想爭就能爭得去的?”說罷,又看向尹后,目光柔和了些,卻也不無責備道:“當初朕為何冷落此輩,不就是因為她仗著朕的幾分寵愛,又誕下皇子,起了不該起的心思?皇后不計較她的算計,以德報怨,將李曉撫育長大。朕冷眼觀之,皇后待李曜、李曉、李時,倒比李景、李暄還好。李景的性子……唉。”
李景打小就被皇后灌輸他為長兄,要謙讓友愛手足,有好吃的好頑的身邊有好用的人,得了小馬駒,只要弟弟們喜歡,皇后必讓他謙讓出來。
按理說這樣培養出的皇子,一定是胸懷寬廣大度,兄友弟恭之典范。
可出乎隆安帝和尹后意料的是,李景是不小器,連隆安帝賞的金龍九曲銀杯和寶光珍珠珊瑚樹都能隨手賞人……
也從不與兄弟們爭甚么。
可惜倒不是因為寬厚,而是因為他自視甚高,以俯視之姿,不屑去爭。
在他看來,天下都將是他的……
李景,或許幼時失望太多,便以這種借口一遍遍的說服自己,終于到了他自己深信不疑的地步。
也徹底跑偏了……
隆安帝心痛,若不是尹后太過賢德,或許也不至于讓李景偏成這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