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邃庵公,即便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可是驟然在直隸、河南、湖北、湖南、廣東五省,建立萬人級別的特大鋼廠……且不提要撥銀巨萬,鋼廠所需鐵礦石從何而來?煉鐵所需煤炭從何而來?廣東倒也罷了,臨近安南,安南既有特大煤田,又有鐵礦,比大燕的鐵礦好,還可應付??蓛珊⒅彪`和河南呢?便是有煤,鐵礦石從何而來?又不近海,若走陸運,代價何其高?還不若直接從漢藩、唐藩煉成精鐵后運回!尤其是在唐藩,藩民勞力耗費低賤,豈非更好?” 戶部尚書唐一明眉頭緊皺,反對道。 韓琮聞言,搖頭道:“如冶煉這等行業,唯有漢民可為?!?br/> 唐一明聞言一怔,隨即拱手道:“還請邃庵公賜教,何以如此?” 韓琮老眼往上看了眼,眸光有些復雜,但更多的是敬服,老邁的聲音緩緩道:“此乃圣上高見!圣上曾言:百姓勞作,到收獲,此過程所付出者,名曰生產力。生產力水平之高低,代表民力價值之高低。 圣上將民之勞作,分為三類產業:農業、農業和第三產業。 其中,以工業的生產力水準為最高?!?br/> 諸文武聞言,大概明白了甚么,但還有太多不清楚。 唐一明還要再請教,就聽上方傳來賈薔的聲音,道:“李鑾,你為百官講解一二。韓卿年事已高,不可耗損過度。賜座?!?br/> 因熟悉賈薔心性,韓琮倒也沒推辭,謝恩后,待內侍搬來椅子,就坐于其上養神。 歲月不饒人,盡管身子骨還算硬朗,可到底也是年近八旬的老人了…… 李鑾躬身攙扶著韓琮落座后,直起身來,繼續說道:“所謂第三產業,就是除了農業和工業外的其他行業。小到修腳剃頭、端茶倒水、茶樓酒肆,大至交通航運,以及,文武百官。” 此言一出,登時惹來一片嘩然。 “啥?我們倒和修腳剃頭端茶倒水的劃到一撥了?” “這……是不是有些羞辱人了?” “我真是……我等生產力,倒成最低的了!” “可不是嘛,和藩民一等!不知道比得過比不過洋夷……” 倒沒人真敢憤怒,一個個都是哭笑不得的神情,但難掩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