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教育學生,日銷頂峰
在學校的生活這么枯燥,總要學會自我調解一下。
正刷著呢,突然跳出來一個關于譚越的動態提示。
主任眼睛一亮,他很喜歡譚越,可以說就是譚越的粉絲,不管是譚越做的節目還是譚越創作的歌曲,他都喜歡。
現在學校大喇叭里每天都要播放的歌曲《Stronger》,就是他在學校一手推廣的,而且效果還不錯,比班主任們打雞血還要管用。
當然,根子還是在學生們自己身上,主觀能動性發揮不出來,外因也只能起到輔助的作用,治標不治本。
幾天下來,歌曲《Stronger》在學生們身上仍舊有效果,但效果也在慢慢減少。
不過距離高考已經很短了,能撐過這二十天就好。
看了譚越在微博上給一名高三學生的回復,年級主任眼睛頓時就亮了。
“說的真好啊!”
“不愧是鼎鼎大名的譚老師,瞧瞧這話講得,真是有水準!”
年級主任給譚越豎起大拇指。
高三的班主任們除了要有過硬的教學能力外,還要能說一口流利的話術,這話術不是別的,是在學生們精神感到疲倦甚至想要放棄的時候,通過表情、動作、語言來對學生們進行刺激,可以是正向刺激,也可以是負向刺激。
目的只有一個,讓學生繼續沉下心學習。
可惜年級主任不知道有這么一句話:只要能抓到老鼠,不管是白貓還是黑貓都是好貓。
而年紀主任是班主任們的頭頭,對于話術的要求,比班主任們還要高。平常看到什么覺得能夠激勵學生的話,都會立刻記下來,為以后可能會用到做準備。
這次看到譚越發的微博,年級主任立刻就復制了下來,粘貼在手機便簽里。
又琢磨了一會兒,年級主任開始在腦海里模擬,以后在什么場合可以說出這句話。
為什么很多學生都覺得老師、年級主任或者校長說的話那么有道理,仿若洪鐘大呂,震撼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