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 表里
能在文藝界混出名頭,身為作曲家的孟乃成絕非凡人,稍作思索,娓娓道來。
“這首曲子基調初期平緩,隨著闡述逐漸高chao,中后期句句感情飽滿,尤其是最后一句,每個音符都是高音,徹底爆發,從整體來看,節奏簡單易于傳唱,是首易于推廣宣傳的愛國歌曲,沈老您的眼光就是高。”
得嘞,又繞回來了!不愧是你。
擅長作詞的劉宜也不甘示弱,“我斗膽來談談這首歌曲的歌詞部分,先是平緩闡述,隨著情緒的鋪墊,用連珠炮似得斷句,推向高峰,首尾遙相呼應,邏輯結構嚴密,表達了廣大人民群眾對D的衷心擁護和堅定信念,加入專題片第三集‘力挽狂瀾’或是第四集‘中流砥柱’,我覺得都是適合的。”
好家伙,這位直接跳過了同意與否的步驟,居然討論起了加在哪集合適的問題。
有了二人帶頭,會議室中很快此起彼伏,因為該歌詞曲無論從結構還是內容都積極向上,都毫無問題,所以很快就確定了下來。
無人異議,上報審核。
直到此刻,孟乃成才問起,“沈老,聽說這歌的創作者是新人?功底可以啊...”
“這就算可以了?”老夫聊發少年狂,沈老難得幽默了一回,又朝工作人員點了點頭,音樂再次響起,余下的三首歌一一播放。
曲畢,全場再度靜默。
“這都是一個人寫的?”孟乃成試探問道。
大家都是專業人士,所以有更直觀的感受。正能量方面不用提,只要稍加推廣,相信傳唱度方面也絕對不成問題。
沈老略一頷首,朝末座指了指,“正是這位長江后浪,周南。”
又是一陣窒息的靜默。
本就因忽然多出的生面孔而有所猜測的眾人,得到證實后反而都淡定了下來。
這位怕是最多二十五六吧?該說什么?后生可畏?
然而俗話說的好,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自古文人相輕,想讓圈內大前輩們認可,即便有沈老坐鎮,也并非易事。
仿佛絲毫沒發現室內氛圍的詭異,沈老微笑開口,“周南,你這幾首歌我聽了,歌詞大多在贊頌母親,當然這沒什么不對也十分貼切,但有個小疑問,你父親不會有意見嗎?”